在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
端午节的习俗
据传端午节是起源于中国春秋时间,距今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这么多年来端午节一直延续着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等习俗。
划龙舟
划龙舟最早在战国时期有记载,最初是一种半宗教半娱乐性质的活动。人们将独木舟雕刻成一个龙的形象,在阵阵鼓声中急速前进。端午节之所以有划龙舟的习俗传说是因为,屈原投江自尽之后,很多人听闻消息都纷纷赶到汨罗江边,人们争先恐后划船去营救他。但是一直沿着汨罗江找到了洞庭湖都没见到他的踪迹,后来人们就在端午节这天以划龙舟的方式纪念他,也是想借此机会驱散江中的鱼群,不要让它们吃掉屈原的遗骸。
吃粽子
相传吃粽子的习俗也是同屈原有关,人们除了在端午节划龙舟驱赶鱼群之外,也会用粽叶包裹糯米投入江中给鱼群食用,希望一这样的方式保护屈原的遗体。虽然有这样的传说,但是事实上一直到晋代粽子才成为端午节的节日食品,到了只是那时候的粽子还比较的粗糙远没有现在的粽子精致,连馅料都还没有。一直到南北朝的时候,粽子才出现了一些禽畜的肉或者是板栗、红枣这些我们现在常见的粽子。
端午节还有喝雄黄酒,佩戴香囊、悬挂菖蒲的习俗,这些都是源于人们在端午节辟邪的一种期盼。
中秋节的由来与传说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