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网通讯员商中尧12月27日报道:继《小篆编码方案与检索方法小篆通检》(以下简称《小篆通检》)之后,一部凝结着古文字研究者王培林30年心血的大作国内首部通过小篆查检现代汉字的工具书《检篆释疑》日前在江苏常熟首发。这项研究填补了秦篆检索工具书的空白。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古文字专家李开教授说:“《检篆释疑》为全世界对中国古汉字,尤其是秦篆的研究人员带来福音!”
2001年出版的《小篆通检》是王培林的第一部古汉字研究专著,共30万字,他通过10多年的研究,为中国的古汉字小篆编码,使得古文字爱好者和使用者能够利用《小篆通检》进行篆楷对照直译。《小篆通检》的正式发行是王培林成为国内给古汉字(秦篆)“编码第一人”。
作为《小篆通检》的衍生品,新出版的《检篆释疑》全书190万字,其中收集古汉字小篆1.2万多字。(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收集的小篆有9000多字。)据王培林介绍,小篆是秦代的通用文字,距今已有2000多年。在这漫长的岁月中,汉字经历了隶变、楷化和简化等演变过程。隶书及当今通用的楷体字在形、音、义诸方面与小篆出入颇多,如今楷体字“朦、胜、胜、肚”同月,“要、票、洒”同西等等,但是,这类字译为小篆却并非如此。若依楷作篆,会贻人笑柄。以往的各种汉字工具书都难于满足读者检索篆字的需要。
据介绍,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以540个篆文部首分部编排,首创了汉字的编排体系。但想依照小篆部首检索篆字,依然十分困难。奉旨校订《说文解字》的宋代文字学家徐铉就曾发出“偏旁奥秘,不可意知,寻求一字,往往终卷”的慨叹。现代人依据《说文解字》检索篆字其难度更是可想而知。后来出版的《康熙字典》、《说文大字典》、《四体大字典》、《中国篆书大字典》、《汉语大字典》等等,虽然列有篆字,但是,都不具备“见篆索楷”的功能。其中的笔画检索或音序检索,只能帮助楷译篆,而不能满足篆译楷的需要。《检篆释疑》的面世解决了学习与使用汉字者,古汉字研究者,篆书、篆刻爱好者等由小篆检索楷书提供了便利。李开说,王培林的这项研究填补了秦篆检索工具书的空白,《检篆释疑》的价值非常巨大。胡适曾经说过,发现一个古字的意义,其重要性其实不亚于天文学家发现天上的一颗小行星。
据悉,王培林目前正在与吴伟、沈莉等人合作编著《篆楷通检》,为使该书尽量完备,王培林发出悬赏令:凡发现秦时小篆正字未收录到《检篆释疑》的,每字酬金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