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为什么把都城定在咸阳

2020-10-28 综合 253阅读

1、渭河渡口(东出中原)

贯穿关中平原的东西交通大道形成很早,甚至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其一直是沿渭水而行,由于地形原因,这条大道在咸阳以西是走渭北、咸阳以东是走渭南,即咸阳自古就是关中最重要的渡口,所谓“咸阳古渡”。

窃以为这是咸阳地理优势中最重要的一条,有此在先,其后形成的其他道路也往往汇聚于此,有点马太效应的意思。而东西向大道的意义还在于可以直接东出潼关/函谷关,进而逐鹿中原,这对于不再满足于与魏争地的秦而言无疑是最重要的。

2、向楚

从关中去往南襄盆地、荆楚方向,最便捷的道路就是沿灞水、丹水穿越秦岭,而这条道路就是在灞水下游与上文东西向大道交汇的,离咸阳也很近。秦要统一天下,与楚的抗衡是重中之重,这又给迁都咸阳增加了一大砝码。

3、兼顾魏

春秋时期,沿渭河北岸东出蒲津关的道路即逐渐形成,而这个道路也是经过咸阳的,所以在对抗魏方面并无削弱。

4、南控巴蜀

秦开拓汉中/巴蜀之地作为自己的重要后方,从咸阳可经子午关,走子午道翻越秦岭,除此以外,古时咸阳周边河湖密布,所谓东有灞浐、南有潏滈、西有沣涝,后世也有“八水绕长安”之说,所以不难推断其粮产丰富,物产富饶。且周边多山原,对于防守也是有利的。

扩展资料

秦朝共迁都累计达九次,每一次都是政治中心的东移,都是对自身实力的自信,及对各东方诸侯国土地垂涎。从最早的西垂,到汧邑、“汧渭之会”、雍城,再到泾阳、栎阳。

最后到商鞅提议秦孝公迁都到最终的咸阳,到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咸阳作为秦都时长达144年。在这差不多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咸阳竟是一个有城无郭的都城。

百里秦川,霸业奠基,可不是说说而已。关中地区的咸阳都城于东有函谷关、黄河天险,东南有武关,西有散关,南有秦岭,北有北部山系,形势险要,易守难攻。

其中函谷关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六国伐秦联军也是多次饮恨止步于此。换句话说,秦据有关中这个进可攻退可守的要位,只有秦军主动出击打别人的份,别人只能在函谷关下干瞪眼。

倘若函谷关告破,纵咸阳筑城高10丈,也只不过是关中平原的一座孤城而已,久攻必下。可参照楚汉刘邦项羽入关后的秋风扫叶的军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咸阳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