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灯红酒绿”,为什么说酒是绿色的

2023-05-06 综合 54阅读
人们在形容奢侈或繁华时常说“灯红酒绿”,“灯红”很容易理解,那么,“酒绿”该怎么解释呢?翻看古人诗歌,常常有“绿酒”一词,陶渊明有“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之句,杜甫有“灯花何太喜,酒绿正相亲”,晏殊亦有“劝君绿酒金杯,莫嫌丝管声催”等句,古代的酒是绿色的吗?
最初之时,由于酿造技术落后,人们喝的是浊酒。所谓浊酒,是指将一定的粮食例如麦、黍、秫(高粱)、稻、曲、糵(酿酒的曲)等加热煮熟后,加上酒药(酒曲),短暂发酵而酿成,这样酿出来的酒其酒精浓度很低,所谓“酿之一宿而成体,有酒味而已”。
至今,江南民间的很多地方还保持有这样的酿造风俗。同时,酒中的喊好酒糟也未滤除,所以,早期人们不说喝酒而说吃酒,就是因为不仅喝酒,还要吃酒糟。
最初的浊酒由于含有杂质会略显浑浊,但仍是无色液体。在发酵的过程中,由于尚未撇出酒糟,酒面上会浮起一层淡绿色糟沫。这种淡绿色泡沫很细碎,《释名》曰:“酒有沉齐,浮蚁在上,沉沉然如萍之多者。”就是说酒上的这层浮沫。这本是酒在酿造过程中一个很自然的现象,但是因为爱酒,文人墨客们爱屋及乌,开始用一些美好的词汇形容这种浮沫,称其为“绿蚁”或“浮蚁”,并逐渐演变成为对酒的昵称。
南朝谢朓在《郡卧病呈沈尚书诗》中就有“嘉鲂聊可荐,绿蚁方独持”之句,可见,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称呼酒为“绿蚁”。当然,最著名的还是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宋人杨万里在形容水质清澈时用到的诗句是:“水色本正白,积深自成绿。”在人们的视觉中,本来无色透明的水,由于量大而往往呈现出青绿色。因此,人们在形容水时往往会想到绿色,如“青山绿水”“碧水蓝天” “碧海青天”等等。同样,酒亦是无色透明物体,并且就是由水与粮食酿造而成,因此也很容易被人附会成绿色。
同时,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绿代表着纯洁、清爽,是一种基于生命张力的颜色。因此,在中国传统修辞习惯中,绿色常常用来形容干净、明朗、清澈之物。《水经注?赣水》中“清潭远涨,绿波凝净”就是以郑瞎铅“绿波”来形容水之清澈。酒本身不仅是透明的,而且,还有极大的药用价值,善加使用,能够有效保养自身,也有生命的张力蕴含神陵其中。因此,人们昵称酒为“绿酒”亦自然不过。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