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师字的成语有哪些

2022-08-05 综合 82阅读

一、尊师重道

【解释】:道:指教师指引的应该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师传授的知识。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

【出自】:南朝范晔《后汉书·孔僖传》:“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

【译文】:我听说,圣明的君王,没有不尊敬师长的。

例句:学生说:尊师重道,团结同学的校园就是美,一种文明向上的美。

二、良师益友

【解释】:良:好;益:有帮助。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出自】:清·彭养鸥《黑籍冤魂》:“虽然有那良师益友;苦口婆心的规劝;却总是耳边风;纵有时听得入耳;自己要想发愤为雄;都是一般虎头蛇尾。”

【译文】:虽然这样有那良师益友;苦口婆心的规劝;却都是耳边风;即使有时间允许进入了;自己要想发愤为雄;都是一般虎头蛇的尾巴。

例句: 小时候,您是我心目中的豪杰大侠,让我在黑暗中不会恐惧徬徨;长大了,您是我心目中的良师益友,让我在人生路上找到前进方向。父亲节,愿您快乐无忧!

三、师出无名

【解释】:师:军队;名:名义,引伸为理由。出兵没有正当理由。也引申为做某事没有正当理由。

【出自】:南北朝·徐陵《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北齐广陵城主书》:“师出无名;此是和义。”

【译文】:做某事没有正当理由,这是议和的原因之一。

例句:废话不需要多说,我赵子龙今日虽然师出无名,但是自认为对得起天下百姓,再说当日我与曹操孤身追击董卓,尔等又是在哪里,所以别用朝廷来压我。

笔画

四、兴师问罪

【解释】:发动军队,声讨对方罪过。也指大闹意见,集合一伙人去上门责问。

【出自】: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五:“元昊乃改元,制衣冠礼乐,下令国中,悉用蕃书、胡礼,自称大夏。朝廷兴师问罪。”

【译文】:元昊于是改年号,制专门的衣冠与国家专有的礼乐,下令全国,全部用蕃书、胡国的礼节,自称大夏国。朝廷发动军队,声讨对方罪过。

例句:怦的一声,正在盘弄笔记本电脑的范轩惊讶的睁大双眼,然后见到了一张前来兴师问罪的脸,而那张脸的目光却是寒意森然。

五、出师不利

【解释】:师:军队。利:顺利。出战不顺利。形容事情刚开始,就遭受败绩。

【出自】:近代王朔《顽主》续篇二:“‘出师不利出师不利。’马青探头探脑往前后胡同口张望,见确实没有作家追杀而来,这才放下心,对于观说,‘谁想到今儿作家全出街了。’”

例句:但是,她如愿以偿又突生变故,初战告捷又出师不利,她在一家夜总会里站稳了脚跟,成了不可同或缺的台柱子,收入颇丰,却又因福得祸,引来了天天娱乐总会的马大刚。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