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特色别名以及别名来历

2020-05-05 旅游 334阅读
印度的特色:
1.服饰。 印度人的衣着具有极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印度人顽强而自信地坚持着自己在服饰上的悠久传统和审美习惯,并不无自豪地向外部世界展示着印度服饰的美丽与雅致。印度的服饰,纱丽是印度最具特色的国服。据传,纱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在印度古代雕刻和壁画中就常见身披纱丽的妇女形象。最早的纱丽只是在举行宗教仪式时穿,后来逐渐演变为妇女的普通装束。
2.社交礼仪。 印度待人接物的讲究相当多。“那摩斯戴”是印度人最常用的问候语,在见面和告别时,印度人总免不了说一句“那摩斯戴”,这是印地语,意即“您好”。
双手合十是伴随“那摩斯戴”的身体语言。一般是双手合十于胸前,或举手示意。两手空着时,则合十问候;若一手持物,则举右手施礼,切不可举左手。合十的高低也有讲究。对长者宜高,两手至少与前额相平;对晚辈宜低,可齐于胸口;对平辈宜平,双手位于胸口和下颔之间。
拥抱也是常见之礼。若久别重逢,或将远行,或有大事发生等,则要拥抱。拥抱时,彼此将双手搭在肩上,先是把头偏向左边,胸膛紧贴一下,然后把头偏向右边,再把胸紧贴一下,有时,彼此用手抚背并紧抱,以示特别亲热。
摸足是行大礼。在很重要的场合,对于特别尊敬的长者用额头触其脚,吻其足,或摸其足。现在多用的是摸足礼,即先屈身下蹲,伸手摸一下长者的脚,然后再用手摸一下自己的额头,以示头脚已碰。
献花环在印度是欢迎客人常见的礼节,主人要献上一个花环,戴到客人的脖子上。客人越高贵,所串的花环也越粗。点吉祥痣也是印度人欢迎宾客的礼数。每逢喜庆节日,印度人爱用朱砂在前额两眉中间涂上一个圆点。他们认为,吉祥痣可以驱邪避灾。有时,印度人为了表示隆重欢迎,不仅向宾客献上花环,而且还给客人点上“吉祥痣”。在姑娘出嫁之前,父母要选吉日,请僧侣专门给姑娘点吉祥痣,祝愿她终身幸福。现在,吉祥痣实际上也成为印度妇女日常打扮和美容的一个组成部分。
盘腿而坐是印度人常见的坐姿,这种习惯在城乡都很普遍。农民在田间休息或在家吃饭,都爱盘腿席地而坐。在老式的铺子里,工匠干活,伙计售货,都是盘腿而坐。民间的说唱艺人和琴鼓乐手演出时,也是盘腿而坐。
送礼印度人访朋问友经常送礼物,一般来说礼物有糖果、鲜花以及主人可能会喜欢的东西。因为印度人爱吃甜食,所以送糖果的居多。糖果有的是从商店中购买的,有的是自家做的。印度人自家做的糖果又甜又腻,如果不习惯,很难受用。
3.印度恒河。 印度恒河最神圣的一段在瓦拉纳西(Varanasi)古城旁的河岸。无数印度教徒,千里迢迢来到瓦拉纳西,就为了浸身于河里沐浴。他们深信恒河圣水能洗脱一生犯下的罪孽与病痛,灵魂因此纯洁而升天。有些自知所剩时日不多的人便来这里等待死亡。也有死后家人将遗体运来此处火化,骨灰撒入河里,让灵魂修成正果,从此超生。
尤其一年一度的沐浴祭祀,更是人潮汹涌。黎明时分,河岸边的活动已经开始踊跃,加上层层薄雾笼罩河面,更添一份神秘感,是游览的最佳时刻。不少信徒已赶到,向东方朝拜后便浸于寒冷河水中沐浴一番。男的一丝不挂,女的则穿五彩衣服入水,在众友与昏暗天色掩护下,躲躲藏藏也把衣服解下。烟雾迷茫的景色,五彩缤纷的传统生活与古老宗教礼俗,简直是个摄影天堂。
别名以及别名来历:在中国历史上,对印度的最早记载在《史记·大宛传》,当时称为身毒(印度河梵文Sindhu 对音)《山海经》记载“西方有身毒国”。汉书记载“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 《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天竺国一名身毒”。唐初统称为天竺。后来玄奘西域取经,根据读音才正名为印度。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