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传统工业区的成功转型对我国西部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有何借鉴意义

2020-05-04 时事 220阅读
(1)注重发展接续产业和新兴替代产业。发展接续产业和新兴替代产业是世界各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这一点,我国资源型城市可以充分借鉴,发展接续产业主要就是围绕矿业产业,使其产业链向后侧和旁侧延伸,以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带来更高的效益。这一转型方式的特点在于上下游产业在生产、管理和技术方面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实施转型的难度比较小,转型初期能够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实现周期比较短。新兴产业是可以脱离原有矿业资源而发展的产业,在提供就业机会和保证城市经济持续发展方面可实现对老产业的替代。这种转型方式是直接在资源型城市植入新的主导产业,从而比较彻底地改变资源型城市对原有资源优势的依赖,带动建立新城市产业体系,实现彻底转型。不过 战略与规划 期这种转型难度比较大,实现周期比较长。比如,发展环保产业、旅游产业等。
(2)注重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发达国家对资源型城市的改造振兴,非常重视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德国政府设立专项基金供鲁尔地区经济转型使用,日本政府规定中央和地方各出资1/3,补助正在开发高科技产品的企业。强大的经济基础和较高的投入有力地促进了这些国家的资源型城市多元经济的形成,从而实现了高起点转型。而对于我国众多的资源型城市,企业并没有形成一定规模的资金积累,一旦这些资源性产业出现衰退,整个区域经济就会受到冲击,当面临转型时,往往都会遇到资金短缺的问题[,应该根据我们自己的情况探索出一条低成本的转型路子,但资金和技术的适当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在资金使用方面,应该全局考虑、统一调配、注重使用效率。资金的使用权应该更多的给政府而不是企业。另外,还应建立完善的资金使用监督机制,遵循“严格监督,基层使用”原则。
(3)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企业的组织结构、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需要不断进行适应性调整。我国资源型城市绝大多数都是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资源型企业主要以国有为主。在这些企业转型过程中,企业的所有制形式不应再是一成不变的,国家对企业的扶持也不应再分国有和私有,而应一视同仁,这样才能保证产业结构调整的成功。从国外资源型城市产业的转型经验看,要顺利完成城市的产业转型,需要政府和企业间的良好合作,减少重复建设,减少因政府和企业各自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产生的内耗,避免因各自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使利益总量下降。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政府和企业的目标也出现了不一致性,政府更注重城市的全局利益和社会效益,而资源型企业注重的是局部利益和经济效益。要实现政府和企业之间的良好互动与合作,减少城市的转型成本,就要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兼顾双方利益,寻找适当的契合点,消除制度障碍,力求达到全局利益均衡。具体而言,就是要形成政府和企业的双赢机制,重点是理顺政企关系,合理划分双方的职责和权限,在责任明确的基础上使双方能够各司其职。
(4)注重规划和政策引导。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制定总体的发展规划和具体的政策措施,对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是很关键的。美、加、澳3国的资源型城市在开始转型前先建立一个预警系统,提前公布总体转型计划,有效地保持了社会稳定,为经济转型得以顺畅进行创造了舆论与公众支持方面的基础条件。对于我国,应该在中央成立一个资源型城市转型监督部门 ,在不同地区的资源型城市设立专门的职能机构,负责制定相应的具体规划,并直接对中央部门负责。另外,一定要明确政府的责任,政府不能直接代替企业做投资、经营决策,但可以从完善中心城市功能的要求出发,提出关于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意见,发挥信息导向作用。政府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上,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引导帮助企业吸引外资和吸纳民间资本,为资源型企业提供重要的公共产品和高效率的服务。对因转型而造成的失业问题,政府负责安置、培训、再就业,以保证转型过程中的社会环境稳定。
(5)注重资源环境保护和树立新的城市形象。现阶段,我国自然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尚不完善,不能够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而且环境污染治理成本等外部成本没有实现合理内化。这样产生的价格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不能实现对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激励和约束,使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真实成本得不到相应的补偿,并进一步导致了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国家应采取必要的调控措施,如对现有企业的环境污染治理进行财政补贴,企业复采已经报损的残留资源免征各种税费等。从国际经验看,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各国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环境保护措施,努力建立城市新形象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城市得以持续发展下去。日本北九州地区经过产业转型和环境整治,不仅把昔日的煤都变为新型的旅游景点,而且在治理环境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促进了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资源型城市在转型的过程中也一定要注意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努力建立良好的城市形象。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