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门上的装饰是钉子,意义是象征着皇权至上。
这种安在大门上的圆钉子,叫“门钉”。最初,门钉的用处是加固。那时候,一扇大门往往用几块木板拼起来。时间一长,就难免会散开。为了避免这种现象,人们就在门板里头穿上木带,从外面再加上一排木钉,让大门更加牢固。
后来,这排门钉逐渐排列整齐,材质也由木制变成了铁质、铜质,起到了防火的作用。
到了明朝和清朝,富贵人家的大门上使用了铜钉,还在铜上馏金,显出金黄色,与红色的大门相映成趣,分外好看。这时候,门钉就具有了装饰意义,具备了美化功能。
在清朝以前,人们对门钉的数量没有规定,你愿意用多少就用多少。但到了清朝时期,就不能这么做了。清朝对门钉的数量和排列,都有明确规定,违规使用门钉,有僭越的嫌疑,搞不好会被治罪的。这时候,门钉就有了代表等级的作用。
扩展资料:
门钉的等级数:
和很多普通的事物一样,门钉在被发明之初其实就是一个装饰品。但是在处处都显森严等级的封建社会,门钉也被赋予了区分社会等级的使命。为了显示身份等级的不同,封建统治阶级把大门上门钉的数量做了规定,不同的身份门钉的数目是不一样的。
具体规定如下:皇宫大门上是九九八十一个;王府大门上是七九六十三个;公爵大门上是七七四十九个;官员是五五二十五个;广大的老百姓作为最底层的存在门上那是不允许有门钉的,所以百姓又被称为“白丁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故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门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