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大师:“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是什么意思 ?

2023-05-17 综合 40阅读

意思是,因果并不是可以分开的,有因有果,但之前的果就可以变为后来的因,是所谓因果循环。

色即因,空即果;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因同果,果同因;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因即是果,果即是因;受想行识:应该分开来看,即受、想、行、识;亦复如是:都是如此。

[色不异空] 的色是代表物质的现象,指存在的东西,也就是具备形体之物。空,并非虚空或无之意,更不是表示什么都没有,都不存在的意思,而是 指[没有实体性]、[没有自主性]的就叫做空。

不异,可以解释作[不离],世间的物质现象在形相作用上虽有种种差别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通的性:无实体无固定的性。我们姑且称它为[空]或[空性]。

[色不异空] ,是指一切事物都不离空性的存在,以眼睛可以看见的最具体的物质来说,它是由众多因缘条件造成而存在的,因此一切物质虽然存在, 却没有实体性,自主性。所以说[色不异空],由于本身没有固定的实体性,所以可以随因缘条件而变化,所谓[空不异色]。

[空不异色]是说明空性的显现,是不能离开一切法而有的,并非灭除物质,空脊等物质变坏灭了,然后才知道它是[空],无自主性。当它宛然存在的当下,就要觉察到无我,无常的道理,才能彻悟其空性。

只要我们稍加思考[有形之物,皆不离空] 的道理,并不难了解.因此我们一定要深切的体悟到:不管如何坚固、豪华、伟大斗穗渗的东西,其实都没有实体性,它只是因缘组合的现象而 已,唯有超脱心中的执着,人生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中的道理是相通的,色不异空,等于色即是空。[空不异色] 等于空即是色。这四句的意境都在说明物质现象皆依各种因缘条件而产生的。也依于不同的因缘条件而消失,一切事物的现象都是依因缘 存在而无实体性的,所以说,色尘事物,一切皆空。

佛教指示我们以[空] 来观察世间一切事物,并非要我们对事物绝望,或以悲观消极的态度来对待一切,而是让我们了然大悟,确知世间一切的真实现象。不要 一味向外追求不实的东西,应反观自己的内心,发掘自性智慧,建立一个新的、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扩展资料: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历史、宗教地位

这部经文宣扬空性和般若,也被认为是大乘佛教第一经典和核心,是世界上最被人广知最流行的佛教经典。

英国佛经译者爱德华认为这篇经书属于般若波罗蜜教派发展四阶段的第三阶段时期著作。

另一方面,同为该教派精要的短篇《般若波罗蜜族码心经》与《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对大乘佛教的发展影响深远。同时《心经》与禅宗的经典有异曲同工之处,而《金刚经》则被禅宗奉为至高无上的经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