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未来五大发展趋势有哪些

2022-08-14 财经 96阅读

2019年1月9日,全球领先的新经济行业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权威发布《2018-2019中国金融科技专题研究报告》。2018年金融科技成为全球资本青睐的热点产业,发展进入3.0时代。数据显示,截至2018上半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资额达580亿元。金融科技在细分领域的应用也得到进一步发展。

金融科技-定义、分类与优势

金融科技的定义:金融科技(Financial Technology)可以理解为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在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改善客户体验、提升服务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方面都有所突破。近几年,金融科技成为全球投资人和创业者聚焦的热点产业。

金融科技行业图览

全球金融科技-发展历程

全球金融科技-发展现状

全球金融科技投资在2014年有高速的增长,在2015年达到了顶峰。2015年全球金融科投资笔数达到了1255次,而2015年后,全球资本市场对金融科技的投资热情有所减弱。从全球投资的分布来看,欧洲地区的投资额最高,达到260亿美元,而亚洲美洲分别以168亿美元和148亿美元位列其后。

中国金融科技公司迎来上市热潮

2017年11月到2018年,中国金融科技公司迎来五年来第二次上市热潮。根据艾媒咨询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12月,近一年在境外证券市场上市的公司有13家,首次公开发售的融资规模接近25亿美元。公司IPO最大规模达8.6亿美元。

金融科技的发展下,传统银行面临业务竞争压力,急切需要思考如何应用金融科技突围。

中青年男性是互联网金融平台主力用户群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互联网金融用户以男性为主,占比达到56.2%。35岁以下的用户占比高达72.7%。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偏好使用互联网平台所提供金融服务的用户年龄层集中在35岁以下,该部分用户对互联网产品使用有较高的接受能力。未来随着互联网与金融结合加深,互联网金融产品有望覆盖更多高年龄层的人群。

2018中国金融科技行业热点

互联网消费金融概念及特点

互联网消费金融定义:互联网消费金融是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基础之上,为满足消费者更高的消费需求、解决原先传统消费金融模式所带来的各种消费限制与不便的金融服务,具体为资金供给方为满足消费者在住房、购物、娱乐、工作等方面不断扩大的需求而通过互联网向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的金融服务模式,主要类型为向消费者提供小额贷款或分期付费。

中国居民个人消费信贷强度平稳增长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中国居民个人消费信贷强度CCI(个人平均消费信贷/个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在2017年增长至0.87。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个人消费信贷强度的提高,意味着消费金融在消费市场的渗透程度在不断加深,消费信贷规模和个人消费信贷强度的快速增长均体现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

中国在线消费金融市场发展迅速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在线消费金融市场近年发展迅速,根据2016-2020年在线消费金融市场规模和预测结果,预计消费金融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2.8%;2018年市场规模为19211.7亿元,2019年更有望突破30000亿元关口。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近年移动互联网及大数据技术日益成熟促进互联网消费金融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应该多探索与新技术的结合,发挥其相比传统消费信贷的科技优势。

用户普遍认为在线消费金融产品促进消费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超六成受访用户认为使用在线消费金融产品后其消费频率得到了提升,其中31.2%认为消费频率大幅提高了。此外,有58.4%的受访用户认为使用在线消费金融产品后其消费品质得到了提升。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在线消费金融产品通过互联网具体消费场景为用户提供服务,能覆盖至更多领域,且较低的授信门槛也使其能惠及传统消费金融产品不能触及的用户群,对消费者消费质量的提升有较为显著的帮助。

供应链金融概念

供应链金融是一种通过把贸易各方参与者连接起来,围绕核心企业,管理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资金流和物流,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以降低融资成本和提高业务效率的融资服务。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市场重要组成部分,但该类企业较难满足传统金融服务贷款融资的门槛要求,其发展运营收到约束。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出现,围绕核心企业整合供应链条,以核心企业信用为链条金融服务提供重点,并能有效掌握上下游企业“三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信息,能够降低中小微企业授信门槛,有效提高产业链条整体运营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融合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效率提升

电商平台供应链金融

第三方支付平台供应链金融

P2P网贷平台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言值偏负面

中国移动支付发展环境——提升行业规范

2018年中国移动支付的政策环境监管趋严,行业加速规范。监管对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基本采取先松后紧的态度,在行业初期给予相对宽松的发展空间,当市场规模增长到一定阶段、行业发展模式暴露出一定问题后,再通过系列政策进行管控。支付行业同样在经历了初期快速发展时期后,迎来监管机构密集出台的规范政策,此外支付牌照发放门槛也更为严格。

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保持增长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达5.62亿人,较2016年增长21.6%。预计2018年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增长减缓,累计用户规模为6.59亿人,而2019年则预计达到7.33亿人。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市场覆盖率的提高,用户红利将逐渐消失,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的增速将进一步放缓。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应用加强,金融科技赋能传统金融业务发展势头将继续保持迅猛状态,未来更多金融科技细分领域发展会走向成熟。但金融科技的发展讲究效率与安全的平衡,二者具有同等重要性却又存在矛盾,因此企业需要增强复合型人才以及技术储备,实现技术突破以推动金融科技业务进一步发展。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