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震的代表性论文

2020-09-19 文化 174阅读

1、《德川日本心学运动中的中国因素——兼谈儒学日本化》,载《中华文化论丛》,2013年2月。
2、《中国思想史上的“圣人”概念》,载《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
3、《东亚儒学刍议——以普遍性、特殊性为主》,载《中国学术》第31辑,2012年。
4、《鬼神以祭祀而言——关于朱子鬼神观的若干问题》,载《哲学分析》,2012年第5期。
5、《宋代政治思想史上的“皇极”解释——以朱熹<皇极辨>为中心》,载《复旦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6期。
6、《云起社与17世纪福建乡绅的劝善活动》,载《云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5期。
7、《德福之道——关于儒学宗教性问题的一项考察》,载《船山学刊》,2012年第4期。
8、《论颜茂猷的情善性近说》,载《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9、《阳明心学与劝善运动》,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年第1期。
10、《中国善书在东亚的多元形态——从区域史的观点看》,载《复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5期。
11、《略论朱熹“敬论”》,载《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1期。
12、《试说“东亚儒学”何以必要——从子安宣邦、黄俊杰的相关论述说起》,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年第5期。
13、《朱子心论试析》,载《儒家文化研究》(心性论研究专号),第4辑,2011年。
14、《明末清初地方儒者的宗教关怀》,载《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15、《敬只是此心自做主宰处》,载《哲学门》总第22辑,2010年。
16、《木主考——到朱子学为止》,吾妻重二著,吴震译,载《云南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17、《对“内圣外王”的一种新诠释——就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而谈》,载《国学学刊》2010年第2期。
18、《晚明心学与宗教趋向》,载《云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3期。
19、《证人社与明季江南士绅的思想动向》,载《中华文史论丛》,2008年1月。
20、《明末清初道德劝善思想溯源》,载《复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6期。
21、《论王栋的诚意慎独之学》,载《哲学门》第17辑,2008年。
22、《王心斋淮南格物说新探》,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1期。
23、《罗近溪的经典诠释及其思想史意义——就克己复礼的诠释而谈》,载《复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5期。
24、《十六世纪心学家的社会参与——以泰州学派的何心隐为例》,载《云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25、《泰州后学颜山农思想绪论》,载《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26、《郑齐斗思想绪论》,载《韩国研究论丛》,2005年。
27、《泰州学案刍议》,载《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28、《十六世纪中国儒学思想的近代意涵——以日本学者岛田虔次、沟口雄三的相关讨论为中心》,载《台湾东亚文明研究学刊》第1卷第2期,2004年。
29、《评陈来<中国近世思想史研究>》,载《中国学术》第18辑,2004年。
30、《无善无恶——从阳明学到阳明后学》,载《中国学术》第13辑,2003年第1期。
31、《评岛田前次<中国思想史研究>》,载《中国学术》第14辑,2003年。
32、《书评:高畑常信:《宋代湖南学研究》,《中国学术》第8辑,2001年。
33、《现成良知——简述阳明学及其后学的思想展开》,载《中国学术》,2000年。
34、吴震《驳《〈大学问〉来历说考异》》,载《哲学门》,2000年。
35、《书评:滨口富士雄:《清代考据学的思想史》,《中国学术》第7辑,2000年。
36、《略论儒学的“孔颜乐处”》,载《复旦学报》(社科版),1987年第3期。
37、《试析朱熹哲学中心、性、理的关系》,载《中州学刊》,1986年第4期。
38、《殷周宗教观的逻辑进程》,载《中国社会科学》,1985年第6期,张持平、吴震合著。
39、《试说“东亚儒学”何以必要》,载《台湾东亚文明研究学刊》,第8卷第1期(总第15期),2011年。
40、《从政治文化的角度看道学工夫论之特色——有关朱熹工夫论思想的一项新了解》,载《社会科学》2013年第8期。
41、《道的“去形上化”——德川日本徂徕学建构政治化儒学的一项尝试》,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
42、《德川日本徂徕学的礼仪制度重建》,载《复旦学报》2013年第6期。
43、《从四个方面略谈“东亚儒学”的必要性》,载《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院讯》第六卷第二期总第19期,2011年夏。 1、《中国善书在近世日本的流衍及其影响——以中江藤树的宗教观为中心》,载日本《白山中国学》通卷19号。平威25年1月20日。2013年。
2、「无善无悪论について―阳明学を中心に」(「中国思想史研究」15、1992年)
3、「王竜渓の道教観―「调息法」を中心に」(「大阪产业大学论集」人文科学编83、1994年)
4、「耿天台论」(「阪南论集」人文・自然科学编30-2、1994年)
5、「銭绪山の思想について―王竜渓・罗念庵を通じて」(「中国思想史研究」19、1996年)
6、「杨慈湖をめぐる阳明学の诸相」(「东方学」97、1999年)
7、「「泰州学案」の诸问题」(「阳明学」16、 2004年)
8、「「宋明」から「明清」への転向―儒学と宗教の関系から见た明清思想の连続性」(「白山中国学」16、2010年)
9、「以“讲会”兴起“善人”―17世纪东亜文化交渉与福建郷绅的讲学活働」(「东アジア文化交渉研究」3、2010年)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