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的音序为T,音节为【tǎ】,部首为土
常见组词:
灯塔、宝塔、水塔、铁塔、塔楼、圪塔、塔吊、炮塔、塔灰、塔钟、钻塔、塔台、杆塔、塔林。
基本释义
塔,西域浮屠也。
晋、宋时译西域佛典时始造“塔”字。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吐盍切《集韵》《韵会》托合切,𠀤音榻。物堕声也。
又《集韵》达合切,音沓。累土也。《说文》西域浮屠也,或七级九级,至十三级而止。其五级者,俗谓之锥子。唐太宗贞观三年,长安宫城南建大慈恩寺,造甎浮图,藏释元奘所取西域佛经,名鴈塔。梵本谓之鴈塔者,昔有伽蓝,依小乗食三净食。三净食者,鴈犊鹿也。
一日见鴈飞,辄曰:众僧阙供摩诃萨埵,宜知摩诃萨埵,梵言好施也。一鴈应声而堕。众曰:此鴈垂戒,宜旌彼德,因建塔瘗鴈,鴈塔之名因此。唐韦肇及第,偶题名慈恩寺鴈塔,後遂为故事。《後魏·常山义七级𥓓》梵言僧婆,华言鴈。梵言窣堵波,华言塔也。
又《字苑》佛堂也。《魏释老志》募建宫宇曰塔,近称刹宇谓之塔院。
又姓,见《统谱》。
又叶方伐切,音发。《蘇辙·功臣寺诗》晚隂生林莽,落日犹在塔。行招两社僧,共步靑山月。 一作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