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印度这个国家是否全民信教,为什么他们的两极分化如此明显,在大城市里有成片的贫民窟

2020-09-01 国际 195阅读
整个印度约有82%的居民信奉印度教,其次为伊斯兰教(12%)、基督教(2.3%)、锡克教(1.9%)、佛教(0.8%)和耆那教(0.4%)等。
从上面你可以看出,几乎所有的印度人都信教。
至于为什么两极分化非常严重:
一、农业与服务业的两极分化
政策导向将重工业置于优先于农业的地位。印度领土面积仅为中国的三分之一,而可耕地面积却比中国多出三分之一,是世界上可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但是由于农业技术落后,粮食总产量远远少于中国,甚至无法自给自足。与此同时,印度却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软件基地。
二、农村与城市的两极分化
1、政府投资与城乡两极分化
印度政府将大量资金投入城市中高技术产业的建设。早在70年代中期,印度就在孟买建立了电子出口加工区,成立了电子部。从“七五”到“九五”三个五年计划对高科技产业大力扶持,使印度以软件业为主导的城市的发展欣欣向荣。
印度农业人口数量庞大,有70%的印度人生活在农村。而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的城市和以传统农业为主导的农村在经济发展上的不平衡,更是引发了收入的不均衡分配以及深刻的社会问题。
2、种姓制度与城乡两极分化
在印度,85%以上的人信仰印度教,印度教中的种姓制度在印度社会中根深蒂固。种姓制度把人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种姓为婆罗门,第二等种姓为刹帝利,第三等种姓为吠舍,第四等种姓为首陀罗。同时,在首陀罗之下,还有大量没有等级的印度人,被称为“贱民”,印度现在的贱民数大概有2.4亿之多。同时,印度只有2%~4%的人口是婆罗门,他们占据着全国60%的工作岗位,而占总人口25%的贱民却只有不到1%的工作岗位,并且大部分的低种姓人口都生活在农村,从事着繁重的体力劳动。
可以说,印度社会被人为地分成各个阶层并且很难互相融合,其城市化进程从根基上来说就被人为地排斥。这也可以从一定角度解释印度现在的社会现象,那就是少数高种姓的印度人在城市中拥有着不菲的收入和体面的社会地位,他们拒绝低种姓的印度人与自己生活在同一阶层的社会中,共同分享印度经济发展带来的优越物质生活。
三、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两极分化
对政府忽视基础教育的原因分析,印度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和让·德雷兹给出以下几点概括:第一,保守的高等种姓认为知识对低种姓不重要或不合适;第二,对甘地的“识字本身不是教育”观点的曲解;第三,某些激进地区相信现有的教育体系是压迫下层阶级的工具或殖民地时期的残余。
长期的政府漠视使基础教育的普及停滞不前,从印度与中国在识字率上的差异可以有所发现。印度的识字率始终远远落后于中国。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印度女性的扫盲问题遭遇更加巨大的障碍,成人识字率始终不足50%。
相比之下,印度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也确实带来了巨大的人力资本优势。印度有很多国际知名的大学,如印度理工学院的优秀毕业生甚至可以与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和法国的综合大学的毕业生相媲美,并且许多人已经成为美国硅谷中的领军人物。但是,在印度的学生中,仅有10%的学生能进入大学,接受这种精英式教育,又只有更少的人能够搭上印度软件业的快车,分享印度经济的增长成果。
印度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两极分化,是印度种姓制度的社会外延。不从根本上解决印度人头脑中的等级分化问题,就不可能为印度的大量人口提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机会,更无法缓解印度社会出现的越演越烈的两极分化现象以及由于收入分配不均等而产生社会治安的动荡。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