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个民族的传统节日,生活习俗,饮食文化。

2020-10-27 文化 140阅读
中国56民族传统节日大年三十晚
“除夕”壮家称为“年三十晚”,是农历年的最后一天。这是南宁市壮族一年中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在月初就开始做好各种过年准备,年三十这天,各家都忙着打扫庭院房屋,换洗衣服,杀鸡、打鱼、炸油豆腐、包粽子、蒸年糕。晚餐前,各家都以猪肉、鸡、酒、米饭等作为祭品,祭拜祖先诸神灵;然后烧纸钱、燃放鞭炮。祭毕,便开始吃团圆饭。菜肴丰盛,大家开怀畅饮,以酬一年的艰辛和合家之乐,而且这一餐的菜肴要有所剩余,以示“年年有余”。
春 节
春节从月初一凌晨开始,一直延续到十五日的元宵节才告结束,其中又以初一至初五最为热闹。当初一凌晨子时来临,各家竞相燃放烟花鞭炮,辞旧迎新。拂晓时,各家妇女竞相奔向河边井旁“抢新水”,以第一个汲挑新水为吉利。妇女们用“新水”来煮姜糖水和汤圆,并以之先祭拜祖先,然后全家饮食。正月初一,互不串门。早饭后,青少年们穿着盛装,各自相邀同伴好友,就近参加各种娱乐活动。过去,南宁还有举行迎春祭祀仪式,“府州县排列彩亭,设土牛,迎春于东郊”;“仪仗甚盛,凡距县城二十里内,男妇老幼,相竞逐队来观,至为热闹”。乡村中也流行舞狮、舞龙和舞春牛等活动的习惯。舞狮队走村串巷,锣鼓喧天,鞭炮阵阵;孩童追随其后,其乐融融。狮子每至一家,主人即以封包相酬,并互道贺语。初一不杀生,午餐素食,晚餐吃年前剩余菜肴。大人给小孩压岁钱。从初二起,亲戚之间便开始交往拜年贺岁,携带礼品主要是粽子、年糕、猪肉等物,连日不断。来客所带来的礼品,主家只各份收取一半,留一半或换上自家的年货让其带回。过了初五,亲友间的走访贺年便逐渐减少,各家开始筹划当年的备耕工作。到了元宵节,各家又杀鸡备肉,祭拜祖先,祈求保佑当年风调雨顺,人寿年丰,六畜兴旺。春节即告结束。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