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季度所得税B类报表如何填写??

2020-05-02 财经 108阅读

一、本表第1行至第11行由“按收入总额核定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人填写。第1行“收入总额”:填写本年度累计取得的各项收入金额。

二、第2行“不征税收入”:填报纳税人计入收入总额但属于税收规定不征税的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及政府性基金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三、第3行“免税收入”:填报纳税人计入利润总额但属于税收规定免税的收入或收益。第3行填报4行+5行+6行+7行+8行的合计数。

四、第4行“国债利息收入”:填报纳税人持有国务院财政部门发行的国债取得的利息收入。

五、第5行“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收入”:填报纳税人持有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收入。

六、第6行“符合条件居民企业之间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收益”:填报本期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情况。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

七、第7行“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免税收入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22号)等规定,符合条件并依法履行登记手续的非营利组织,填报取得的捐赠收入等免税收入,不包括营利性收入。

八、第8行“其他免税收入”:填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最新减免项目名称及减免性质代码。

九、第9行“应税收入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报。第9行=第1行-2行-3行。

十、第10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填报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十一、第11行“应纳税所得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报。第11行=第9行×10行。

十二、本表第12行至第14行由“按成本费用核定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人填报。第12行“成本费用总额”:填写本年度累计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金额。

十三、第13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填报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十四、第14行“应纳税所得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报。第14行=第12行÷(100%-第13行“应税所得率”)×第13行。

扩展资料

企业所得税申报表A与B区别

一、适用范围不同。

A类申报表适用于查帐征收的企业填报;

B类申报表适用于核定征收的企业填报。

二、报表格式不同。

A类申报表三栏;

B类报表两栏。

三、计税依据不同。

A类申报表是按利润计算所得税;

B类申报表是按照收入计算所得税。


查账征收和定额征收都是针对企业所得税。

核定征收方式包括定额征收和核定应纳税所得率征收两种办法:

1、定额征收:直接核定所得税额;

2、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按照收入总额或成本费用等项目的实际发生额,按预先核定的应税所得率计算缴纳所得税。

核定征收方式适用于纳税人的会计账簿不健全,资料残缺难以查账,或者其他原因难以准确确定纳税人应纳税额时,由税务机关采用合理的方法依法核定纳税人应纳税款的一种征收方式,简称核定征收。

查账征收方式适用于账簿、凭证、财务核算制度比较健全,能够据以如实核算,反映生产经营成果,正确计算应纳税款的纳税人。



参考资料来源:国家税务总局上海税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