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校长:西安交大65%的博士生选择留在西部
近年来,关于“人机对战人类完败”的新闻频出。围绕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和人才培养两大主题,政知见对话全国人大代表、西安交通大学校长、机器人专家王树国。
人工智能研究,中国不落后于任何一个国家
政知见:您如何看待“人机大战”中人类频频落败?
王树国:人机大战中人类的失败,只是表明机器人某些方面的能力超越了人类。人类发明机器人,正是希望机器人能代替人类做一些我们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是人类某些能力的延伸或拓展。就像机器人大力士,任何人类的力量都比不过它,因此说,在某些单项能力方面,机器人超过人类是很正常的。
政知见:随着智能机器人的层出不穷,未来是否会有大量人员失业?
王树国:人类发明机器人的目的不是取代人,而是帮助人类,做人类不能及或者不擅长做的事,然后人类可以腾出精力和时间做更高层次的事。就像分拣快递的机器人出现后,人就做管理、维护机器人等工作,这是人和智能机器人之间的一种和谐。机器人无论多先进,都不可能取代人类,机器人的应用会减少某一领域的就业人数,但也必然会创造出更多新的就业领域和就业需求。
政知见:您曾提到在生物机器人出现之前,人类暂时不必去担心机器人的威胁。目前对生物机器人的研究进展如何?
王树国:人类对生物机器人的研究才刚刚开始,很多机构和学者对此投入了很大的精力,然而目前还没有取得明显的突破,至少到现在还没有付诸于应用。
政知见:生物机器人出现后,就需要提防其对人类的威胁吗?
王树国:生物机器人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和思维能力,可能会出现脱离人类控制的自觉行动,那时必须要考虑一些伦理道德和法律层面的问题。就像研究核武器一样,科技的进步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要有一定的约束而不能无限制地发展。
政知见: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在世界处于何种水平?
王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我国的研究不落后于任何一个国家。这里分两个层面,一是基础理论研究,二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二者间紧密关联。我认为中国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走得更快,而基础研究还需加强。总体来说,中国的智能机器人研究处于世界第一梯队,全世界关于人工智能研究才刚刚起步,未来有很长的路要走。
人才培养,如果唯“帽子”论就不太合理了
政知见:近期有学者呼吁国家应加大对博士生的培养,您认为中国博士生数量是否需要进一步增加?
王树国: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来说,我国的博士人才数量还远远不够,缺口还很大,我国的博士人口比例与发达国家差距也不小。国家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大对博士、硕士的培养,并根据不同区域的发展需求和学校的办学质量,适度放开培养指标。博士生指标应该向西部地区高校倾斜,缓解西部地区高端人才短缺的矛盾。
政知见:有学者建议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国家助学金标准。您对此怎么看?
王树国:给学生提高奖助学金标准是一件好事,有助于吸引更多的人从事研究工作。但我们这么大的国家,仅靠中央或地方财政很难支撑,这方面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解决,比如很多硕士和博士都参与课题研究,在研究经费中,就应该允许支付学生的助学金。现在,部分国家重点项目、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已允许用研究经费来支付学生的奖助学金。如果,今后能扩大允许支付学生奖助学金的课题范围,硕士和博士的奖助学金问题就能得到很大改善,也可以适当降低对国家财政的压力。
政知见:克隆羊诞生22年后的2018年,世界首例克隆诞生的灵长类动物——食蟹猴克隆体诞生于中国。其研究团队未曾走出国门,而自称“土鳖”。曾有一段时间,全社会似乎普遍仰视“海归”,而近年来“土鳖”也成果频出。您是否能感觉到中国本土学者正越来越自信?
王树国:我们自己培养的人才质量本来就很高,就应该自信。长期以来,很多突破性、原创性的研究成果都是土生土长的年轻人创造的,例如我国的航天领域,99%都是我们自己培养的学生,在高铁研发制造领域,主力也是我们自己培养的人才。
我们国家的引人用人政策也日渐完善,在从海外引进人才的同时,也非常重视自己培养人才的选拔和使用,能力的高低与本土培养还是海外归来没有必然联系,应该一视同仁,不论出身、不唯学历,只看水平、能力和贡献。
政知见:近来也有声音呼吁应给学者减“帽子”,说山川大河命名的学术头衔几乎都被用光了。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王树国:这反映了我们求才若渴的心态,以及国家对人才的重视。但这种乱象应该治理一下,目前各种人才头衔可能上百种了。起初对有作为有潜能的人,给个“帽子”未尝不可,但如果唯“帽子”论就不太合理了,我们应该按照其实际才能和贡献评价其真正价值所在,如果光看帽子的话,就太过简单了。
西安交大,65%的博士生自愿留在西部工作
政知见:1956年,交通大学师生放弃了舒适优越的条件,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从上海迁往西安。总书记在2018新年贺词中,也讲到希望西安交大师生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您觉得现在的年轻人身上是否还有“西迁精神”?
王树国:西迁精神当然存在,至少全体交大人都是“西迁精神”的新传人。举个简单的例子,2017年,西安交大近50%的毕业生,65%的博士生自愿选择留在西部工作,将继续为西部的发展贡献力量。在人们纷纷谋求更好的生活条件时,西安交大的学生尤其是研究生,他们看到了西部未来发展的大好机遇,甘心植根于西部创业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