螟虫一生分为成虫、卵、幼虫和蛹4个阶段,只有幼虫阶段才蛀食稻茎。二化螟幼虫身体淡褐色,背部有5条紫褐色纵线;三化螟幼虫黄白色或淡黄色,背中央有一条绿色纵线。
三化螟以幼虫蛀食水稻,在苗期和分蘖期蛀茎形成枯心苗或蛀入叶鞘、使被害处出现黄褐色条斑,形成“枯鞘”。如在孕穗期蛀茎,形成枯穗;抽穗后蛀茎,穗茎节受害时形成“白穗”,使产量受损;形成“虫伤株”,造成的损失较轻。
螟蛾白天隐伏在禾丛间或草丛间,夜晚活动,有趋光性和趋向嫩绿稻株上产卵的习性。在水稻分蘖和孕育期产卵较多,初孵幼虫先群集于叶鞘内为害形成枯鞘,以后蛀茎形成枯心等,老熟幼虫在稻茎内化蛹。 害虫种类 分布 食性 越冬场所 产卵习性 气候影响 三化螟 北纬34~38C 单一,以水稻为食 水稻是其唯一能完成越冬的场所,越冬场所过干,对其不利 苗期和分蘖期多产于近叶尖正面,后期多产于叶中部背面 春季低温多雨,发生量减少;如春季温暖干燥,发生量增加 二化螟分类 全国水稻产区均有分布 杂食性,主要寄主有水稻、茭白、野茭白、甘蔗、高梁、玉米、小草、栗、稗、慈姑、蚕豆、油菜和游草等 幼虫除在稻桩、稻草上越冬外,还可以在其它一些杂草上越冬 水稻苗期和分蘖期卵主要产在叶片中部正面,分蘖后期以后,卵多产于叶鞘上 春季温暖,湿度正常,越冬幼虫死亡低,发生早,量大;春季低温多湿,越冬幼虫发生不利;夏季高温干旱对幼虫发育不利,水温持续35℃以上,幼虫死亡率可达80%~90% 大螟 分布于陕西以南各省 杂食性,主要寄主有水稻、小麦、玉米、高梁、甘蔗、蚕豆、油菜、棉花、稗、芦苇、早熟禾等 以幼虫在稻桩及其它寄主残株和杂草根际越冬 成虫产卵趋向粗壮高大植株,因此,稻田边卵量较多。前期产于叶鞘内侧,孕穗期产于剑叶鞘内 早春气温影响早发生,早发幼虫为害早春作物或杂草,越冬代比二、三代螟发生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