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活与哲学必修四的框架,及框架对应的大题的答题模板,和选择题知识点。

2020-10-29 教育 85阅读
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神创论。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主体)。③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观的观点和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①区别: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②联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③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运动而否认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4、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人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和基础。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方法论意义】要求既要尊重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方法论意义】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2)发挥主观能动性【原理】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方法论意义】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5、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同时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1)、物质决定意识【原理】物质世界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方法论意义】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主观符合客观。(2)、意识的能动作用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原理】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发;萎靡的精神,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方法论意义】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认识。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