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干部培养,选拔,任用,淘汰,监督和激励管理机制

2020-06-05 综合 133阅读
如果说我国的管理体系是一座金字塔,那么基层干部就是金字塔的地基与底座,是国家管理运行强而有力的保障,他们工作在一线,与广大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是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法规等各项事务的执行者。党的核心地位能否确立,关键在于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切实加强基层干部队伍素质,建立健全对基层干部的培养选拔的激励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基层干部培养选拔激励机制创新日益受到重视,各地组织部门都在积极进行相关研究和探索,力求建立科学系统的培养选拔激励机制,促进基层干部健康成长。
一、目前基层干部培养选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一)行政编制有限,来源不足和“出口” 不畅并存
目前,培养、推荐、选拔干部的制度仍然不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和弹性空间。干部人事制度的不完善,影响了培养选拔基层干部方式方法的多样化和制度化。如:干部能上能下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干部能下渠道不畅通,基层干部上行的渠道就必然受到阻碍;一些优秀的基层干部由于受身份、学历等因素的影响,难以进入更高一级领导干部队伍。
2005年以来,由于各地乡镇机构改革、地方党政领导班子配备改革和《公务员法》颁布实施后的行政编制调整等,基层党政机关领导班子职数以及县直局委和乡镇公务员编制均大幅减少。近年来,企业改制、行政事业单位编制分离,加之需要消化原有的干部,各级党政机关严格控制编制,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优秀年轻干部通过公开选拔充实到各级行政单位,致使基层优秀的干部得到提拔任用的机会减少。而另一方面,由于淘汰机制不够健全,一些不称职的干部长期占位,也导致基层干部很难提拔使用。
(二)交流力度不大,客观条件阻碍基层干部进步
尽管不断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增强干部队伍的互动性,但从总体来看,存在缺乏后劲的现象。从纵向来看,特别注重“选派下派”,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选拔上挂”,使真正投身于基层的人才比较难于脱颖而出。从横向来看,由于认识问题、专业素养和职业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仍然存在干部交流难、人数交流少的情况。
另外,基层由于条件相对艰苦、任务重、待遇低、发展空间受限制、远离组织视线等因素的影响,一部分基层干部思想不够稳定,容易受影响,个人利益大于集体利益;学习不够积极主动,流于形式,对于国内外发生的时事政治不够关注,局限于自身的圈子中;专业知识缺乏,执行能力不足,有些干部对于本部门的基础业务知识匮乏,不熟悉业务操作流程,致使工作效率低,领导交办的工作不能按时完成。又由于各级组织的培训太少或大多流于形式,不注重实际,提高不了基层干部参与培训的积极性,造成基层干部整体素质偏低。
(三)年轻化、高学历、高素质成基层干部提拔晋位的瓶颈
年轻化、高学历、高素质作为中央用人的一项重要原则,近年来在各地得到大力推行。应当说,干部队伍年轻化、高学历、高素质对于培育后备干部,优化干部队伍结构,都有积极作用,也是我国人事制度的巨大进步,但是,由于拘囿于基层工作的条件,一些干部从事本部门工作时间过长,干部结构老龄化,即使有坚实的基层工作经验,有雄心壮志也年富力强,可是在年龄关、学历关、高素质关面前只能灰心丧气,“一杯茶,一根烟,网上猎艳聊半天”,对前途悲观失望,早早地退出领导岗位,既不利于干部队伍的团结,也是在浪费人才。同时,又因为基层年轻干部所占比例较小,部分干部又不懂电脑操作,跟不上现代社会的发展理念,只凭原有经验按部就班,缺乏创新地工作,不能很好地服务群众。
还有些地方,基层干部中男女比例失调,虽有工作性质的原因,但也不能因此放松培养选拔优秀女性干部,我们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维护女性的政治参与权利,促进各项工作和谐发展。
(四)专业素质所限,部分基层干部业绩不突出、成长不快
近年来,基层行政单位新进干部来源单一,主要以部队转业干部、大学毕业生或者部分农村基层干部为主,或因业务知识水平所限,或因阅历经验所限,对工作的适应期较长,难以在短期内做出突出业绩。还有些基层干部思想教育工作能力不成熟,不善于调解,大部分问题都留给上级部门去处理,将问题提升化,而且,有些干部官僚主义意识较强,不能很好地服务群众,站在群众的角度去看问题,致使干群关系紧张,既不利于干部队伍团结,也不利于激励基层干部的培养选拔。有一定基层工作经验、资历深、懂专业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相对欠缺。
(五)评价标准和方式不够全面,培养选拔不够系统规范
近年来,一些地方虽然通过文化素质考试提拔了一些基层干部,但是在基层干部思想素质考察、能力素质的评价和工作实绩的认定上有待完善。在基层干部的选拔上,因选拔对象的特定性、局限性和利益的关联性,存在着揠苗助长的现象,而在测评范围较窄、人际关系复杂的单位则存在着求全责备的现象,两者都可能导致民主测评结果的“失真”。
此外,不仅机制不够健全,一些优秀的基层干部,大多被县直部门 “抢走”,再加上县直单位条件相对优越,一些人才不愿留在乡镇工作,造成优秀人才县直部门多、乡镇少的现象。乡镇有行政事业单位有大量空缺编制,但每年公开招考的名额太少,形成出多进少,乡镇干部老化严重,往往出现在选拔干部时没有人选的现象。
二、完善基层干部培养选拔激励机制的对策建议
近年来,各地组织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组部《关于注重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党政领导机关干部的意见》的精神,按照“能力在基层一线培养、业绩在基层一线创造、干部在基层一线选拔”的思路,着力构建从基层来到基层去的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培养选拔机制,为改善党政机关干部来源和经历结构、激励基层和机关两方面干部活力发挥了重要的示范效应,在推进坚持和完善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制度改革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对促进基层干部的成长晋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现有的基层干部培养选拔激励机制还不够健全,还不能够真正反映出基层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社会工作水平,而且培养选拔的方式时间长,成本高,往往缺乏连续性,因此,要解决培养选拔干部工作的问题,有必要改变过去重使用、轻培养和激励的做法,杜绝任人唯亲,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坚持任人唯贤,以科学的培养选拔方法和客观的态度,建立完善的科学的干部培养选拔激励机制。
(一)注重实践锻炼,切实增强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
要完善基层干部实践锻炼的长效机制,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形成有利于复合型干部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不断提高实践工作的针对性、系统性和有效性,努力营造有利于基层一线干部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保证基层一线干部培养工作取得实效。一是历练干部,提升素质。一个干部的成长,需要多方锻炼。特别是领导干部,应当具有全面的良好素质。干部交流是多岗位培养锻炼干部、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需要。二是提供干部锻炼成长的平台和机会,组织年轻干部参加各类培训,针对不同层次请专家、学者进行辅导,提升业务能力。
突出岗位特色,注重实绩能力,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面向基层选拔使用干部,变“桌面提名选拔”为“赛场选拔”,为基层干部脱颖而出搭建发展的平台。坚持把年轻的干部放在其适合的岗位进行培养锻炼,并有意识地让年轻干部在现职岗位上多承担一些工作任务。在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先不对其进行引导,而是看他们有何新方法,这样更有利于工作创新,从而推动其独立自主创新的能力提高。加大基层干部的培养、培训力度,使那些德才兼备、扎根基层、乐于奉献的基层优秀干部脱颖而出,选拔到领导岗位,进一步提高干部群众对党委选人用人工作的信任度和被任用干部的公认度。此外,在工作中帮助基层扬长避短,解决问题如何趋利避害。通过教育和引导基层干部,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在什么岗位,都要干一行、爱一行,努力钻研业务,一步一个脚印,尽职尽责,不断进取,在工作实践中磨练自己。
(二)引入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科学合理定岗定编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干部选拨任用制度,坚决杜绝和制止用人唯亲,用人唯情的不正之风。在选拔干部时,要做到如胡锦涛同志所说的“对那些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地方工作的干部要格外关注;对那些不图虚名、踏实干事的干部要多加留意;对那些埋头苦干、注重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干部不能亏待”,以严格的“入口”保证干部队伍精干、廉洁、高效。
一是狠抓干部选拔。选拔干部要着重把好“四关”:一是学历专业关。在选拔任用基层干部时必须把好学历关,一般要求应达到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同时还要考虑专业,学历结构要尽可能的宽泛,尤其要多考虑法律类、管理类、文秘类专业。二是年龄阅历关。要兼顾年轻人年富力强,但阅历浅、缺乏经验,年长一点的阅历、经验丰富,但精力不足这两个方面。三是思想政治关。须严把思想政治关,确保政治坚定、品行端正、作风优良。四是考试考察关。按照程序严格进行组织考试考察,同时还要坚持上岗试用制度,待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达到相应要求和标准,正式录用。
二是做好干部管理。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将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引入干部管理,安排工作岗位要从每个干部自身最擅长的领域着手,让他们发挥最大潜能。结合工作实际因人而异建立和实行目标责任制,挖掘人的潜力,做到量才适用,加强沟通,鼓励干部发表意见,献计献策,行政决策透明化、民主化。对工作人员制定明确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人员职责,只有这样才能建立相对公平的干部激励机制。
三是科学定岗定编。从坚守岗位入手,有利于解决有人办事问题,设置占编制1/5的岗位;从遵纪守法入手,有利于解决办事不出问题,设置占编制1/5的岗位;从完成工作任务入手,有利于解决会办事问题,设置占编制3/5的岗位;从激励机制的完善入手,解决份外工作不愿干问题,实行聘用制等方式。
四是拓展选拔任用渠道。加大基层干部与上级单位的干部交流提拔力度,改变能上不能下的局面。突出实绩选拔,积极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在提拔使用干部时,要敢于打破“论资排辈”的传统观念,大胆把基层优秀干部选拔任用到重要岗位。让工作实绩、工作能力、群众认可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切实激发广大基层干部的创业热情。对优秀的基层干部,要加大提拔力度,对县直单位表现较差的干部,让他们下基层锻炼,切实改变工作作风。多设置岗位,让基层的干部有机会担任乡镇或县直单位的领导班子,对特别优秀的,可以破除因循守旧的观念,破格提拔。
(三)加强素质教育培训,完善竞争上岗机制
1、注重干部素质教育培训
干部教育培训应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把党和国家的要求、岗位的需要和干部自身的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按需施教,有的放矢。
一是要发挥培训机构职能。行政管理学院、党校等干部教育机构要采用多种形式,在不同层面、不同阶段进行培训。要由“单一型”向“多元化”转变,坚持重点培训与干部轮训相结合、系统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中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干部在职自学相结合的方法,不断拓展干部内培、外训、自学的外延;要有重点、有计划地组织领导干部、优秀中青年干部参加高层次培训;要采取上挂、下派、外派、交流等方式,寓教育培训于干部培养锻炼中,使干部通过实践锻炼,丰富阅历,增长才干。
二是要抓好不同类别干部的教育培训。对党政干部,要以加强党性教育、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着力培养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善于推动科学发展的党政干部队伍;对专业技术人员,要有计划、分领域、分类别、分层次开展培训,努力培养一支善于推动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管理创新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
三是要结合干部工作实际做好教育培训。当前,要紧密结合正在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把科学发展观放在突出位置,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干部教育培训;要以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为核心,加强对重大理论问题、现实问题的研究,把干部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作为生动教材,把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作为重要课程;要把党性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加强忠于党、忠于人民的教育,尽职尽责干工作的教育,道德情操和拒腐防变的教育,促使领导干部切实做到“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要根据干部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开发科学决策、危机处理、心理调适、行为训练、传媒运用等方面的特色课程,进一步充实科学素养、人文素养、信息技术、公务礼仪等方面的选学内容,全面提高各级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2、严把选拔干部关,进一步完善竞争上岗机制
在政府机关各项工作中,正确地倡导人与人之间比德、比才、比勤奋、比实绩,开展评比竞赛活动。要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干部之间开展适度、有序的竞争,以实绩求生存,以竞争求发展。准确把握轮岗交流竞争上岗的原则和要求,统筹安排方案制定、民主测评、民主推荐、组织考察等每个环节、每个步骤,精心组织,确保工作健康有序进行。
选拔干部要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一是思想政治。严把思想政治关,确保政治立场坚定、品德作风优良,在生产和工作中成绩显著,具有良好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二是学历专业关。在选拔任用干部时必须把好学历关,学历不达标无特殊情况的坚决不聘用,按需引进管理类、经营类、法律类、文秘类等专业的人才。三是经验能力关。一方面要考虑到年轻人思维活跃,勇于创新,年富力壮,而年长的阅历深、经验丰富,另一方面是年轻人社会阅历浅、经验少,而年长者思维守旧,缺乏创新能力,精力不足等。四是考核公示关。按照程序严格进行各方面的考核,考核过关后,还要进行公示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可。另外,在选拔任用干部时,尽量避免出现“空降兵”,这样非但不利于机关内部和谐,还会大大打击年轻干部的积极性,产生消极影响。
(四)注重实绩监督考核,完善干部奖惩制度
要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充分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基层干部处在生产第一线,肩负的任务重,面临的矛盾多,事无巨细全都管,非常辛苦,因此,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二者是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偏向任何一方都会将效果大大折扣。
一方面加大对干部的监督力度,实行实绩问效。要严格管理、严格要求,采取得力措施,建立上级监督约束制度,突出上级约束,建立科学业绩奖励制度、定期点评工作制度,健全社会评议制度,加强舆论约束,实行定期自查整改制度,突出自我约束。运用量化指标对干部的德、能、勤、绩进行全面地分析测量,多角度多层次的进行考核,采取先分项评分,再综合评语,最后评定等级,使考核结果简洁明了,可感性强。
另一方面树立正反典型,严格奖惩。树立先进典型,实行榜样激励。要始终注意培养、树立具有时代特色的先进典型,采取多种形式,宣扬先进事迹和工作精神,用典型导向,先进引路,使大家学有榜样,赶有标兵,激励大家的工作进取心和荣誉意识。对那些长期在基层工作,公正清廉、奋力工作、成绩突出的干部,实现重用提拔,解决基层干部政治成长问题,使基层干部感到工作有奔头。有效利用反面典型,实行惩戒激励。在进行正面激励的同时,还必须注意抓反面典型,实行惩戒激励。即对只安于现状、不求上进、无所事事以及违法乱纪的工作人员必须进行惩戒。惩戒包括给予党纪、政纪、降职降薪处分和末位淘汰,下岗等措施。此外,对不适合做机关工作的人员,还可以进行合理地交流,作适当地调整,更好地发挥其特长。
此外,还可以在每年的干部调整中,各单位拿出一定的领导岗位,在基层干部中实行竞争上岗。坚持备用结合,消除基层干部任用中的隐性台阶,及时选拔业绩突出的后备基层干部直接担任实质领导干部。
例如企业对干部进行公开表扬和颁发证书,增强了干部的荣誉感,使干部产生了升职或加薪愿望,大大激发了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但如果企业没有下一步的举措,不久这种精神激励就会慢慢消失殆尽。因此,精神激励是需要物质激励来巩固加强的。一个好的领导者应懂得如何去激发干部的潜能,让干部能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并激励自己不断提升。这就需要领导者能立足干部需求,了解干部的实际困难,根据情况适当满足干部的需要,激发干部的归属感,达到激励的效果。
转载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