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电话是怎么一回事?它的通话原理是什么?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国内的互联网用户已经开始越来越频繁地看到各种“惊爆低价”的国内、国际长途电话费率的广告,一年以来市场上已经诞生了各色经营网络电话的商家,不得不承认,所谓“2004年网络电话进入运营期”的说法确有来头。 中国的网络电话至今仍被诸多媒体称为“地下宽带电话”,却依然引发了全国大大小小至少上千家商家竞相经营的混乱状态;其微妙之处,在于几大电信运营商看似不动声色,却早已暗自深入了战场;也在于信息产业部一个“观望”态度留给业内人士对未来政策走向漫天猜测的焦躁。最近两周关于“由增值业务提供商经营网络电话的方案已经被信产部验收通过”的传闻,加上《电信法》中不再区分现行基础电信业务和增值电信业务的可能性,无疑给已是大浪滔天的网络电话市场再吹了一阵强风。 巨额利润? 国内长途一毛五分钱一分钟,为什么会这么便宜?“由于通过互联网传递语音,与传统电话相比省去了国家和地区间的大笔通讯费,有的还免去了部分或全部的电话落地费,最低的费用仅相当于IP卡的十分之一。”这个答案同时也是在解释为什么国内经营网络电话业务的商家一年来“蜂涌”出世。有业内人士指出,经营网络电话“从理论上是不需要任何费用的,除开推广费用以外,赚取的是巨额利润。” 虽然无法得到具体的商家数量,但是从记者多方了解的情况来看,国内各地网络电话软件就有一百多种,加上国外免费软件在国内也比较流行,一些软件又是通过全国各地互不相干的代理商在经营。这样算来,全国范围内经营网络电话业务的商家达到上千家不是个夸张的数目。 尽管有“财不外露”之嫌,这些经营网络电话的商家都不约而同地反驳“巨额利润”的说法。他们的“苦水”是,目前比较吸引用户的都是“电脑到电话”的方式,而连接到普通电话就意味着要给传统电信运营商的固话网、移动网留下“买路钱”。他们的经营模式一般都是提供一个平台,个人用户通过互联网把语音数据传给这个平台,这个平台与传统运营商接驳时运营商按照长途计时收取话费(被称为“落地”),网络电话经营者则赚取其中的差价。 也就是说,每分钟0.15元远远不能成为净利润,接入当地运营商的“落地”费将占去大部分收入。据广东讯捷网络有限公司的“万人迷”网络电话北京推广站负责人透露,像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落地”还是件难事,因为大运营商一般都要求0.12元/分的高昂费用,而“落地费不下降到每分钟9分钱以下是根本没法做生意的”。因此,“万人迷”在北京的业务采用了在异地“落地”的方式。 尽管如此,这些商家并未放弃,网络电话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的潜在用户确实相当诱人。尽管网络电话一直带着“质量不佳”的帽子,但低廉的费率让用户已经开始接受这样的通话质量。经营“爱可聆”(iCalling)网络电话的成都微郎科技有限公司经理赵映表示,目前通话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干网的速度,如今宽带网普及加上网络电话经营者在网关、服务器上的投入已经让质量有所提升,虽然与固话的差距仍然存在,但网络电话已经博得了目前占主流的个人用户较高的“回头率”。 从“地下”到 “地面”有多远? 百舸争流不是坏事,这才能形成竞争。但是单单一个网络电话经营者的数目都难以具体统计,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国内这一市场的混乱状态。能够跻身分食这一业界公认“未来大蛋糕”的行列竟然如此容易,正是因为他们没有经过审批。这并不全是商家的投机,因为信息产业部至今并未出台明确的对网络电话运营资质审批的程序,在法律上还是不健全的。“没名没分”正是国内的网络电话一直被称为“地下宽带电话”的原因,“地下”一词也包含了这其中混杂着非法操作者的含义。 经营者的未来命运,或者说网络电话的未来面貌就取决于信息产业部的态度,但信息产业部的观望确实暧昧—既没有表示支持,也没有表示反对,也难怪业内人士对未来政策走向的猜测此起彼伏。有媒体曾报道信产部的态度是“肯定不支持的”,但最近“由增值业务提供商经营网络电话的方案已经被信产部验收通过,不日即将批复”的传闻对于国内的小商家而言,不能不说是一剂强心针。 更具轰动效应的是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推进司司长赵晓凡近日所透露的,即将出台的《电信法》中,“现行基础电信业务和增值电信业务的区别将被去掉”。据报道,正在讨论中的《电信法》将明确虚拟运营商的身份,这正是国内大量经营网络电话的商家未来的生存空间—他们对信产部的这一“说法”已经期待多时。 谁是“黄雀”? 尽管没有“名分”,国内经营网络电话的商家仍然大张旗鼓地在网站上、社区以及学校做推广。相比之下,与这些经营者的规模不可同日而语的几大运营商则面对不明朗的政策“稳重”得多。国内没有一个运营商在集团总部公开表示非常支持网络电话,均表示各地分公司的网络电话业务并非集团总部所主持,但这些集团下属分公司的网络电话业务实际上早已如火如荼地推进了多时。 业内人士分析,国内电信市场的现状是几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各自都有弱势的“非辖区”,而网络电话自然成为它们争夺市场的利器,因为处于劣势的运营商可以不必重新铺设网络就能最快地赢得客户。例如网通、铁通在上海推出网络电话业务已经开始蚕食上海的固定电话市场,据报道上海铁通自今年1月份放号以来已经发展了大约2万户左右的用户。联通在各地的分公司也已经有了好几种诸如“在线通”一类名字不尽相同的网络电话业务,其下属公司也开始在联通的连锁网吧里推广“在线通”业务,不仅为网吧增利,也为“在线通”提供发展平台。 对网络电话业务的运营把持得如此微妙的几大运营商,到底会成为中国未来的网络电话运营市场上怎样的角色?先行一步的美国确实有参考价值。一两年前美国曾有非常受欢迎的“免费世界拨接”(FWD) 和Skype等免费软件实现网络电话功能,但真正谈得上商用运营的则是到现在已经拥有15万用户的Vonage。不过,即使是有着2003年用户高速膨胀战绩的Vonage,由于网络覆盖、用户规模、市场号召力、经济实力等因素的制约,分析人士对其前景似乎并不非常乐观。最终的“黄雀”还是那些“巨无霸”电信运营商,如Qwest和AT&T等。 AT&T在三月份提出一年内“吃掉”百个城市的计划,几乎恰恰是发生在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对网络电话的一次“点头”之后。尽管美国模式无法代表中国市场,但一旦国内政策明朗,几大运营商对这块肥肉的行动几乎是可以预见的,而且它们现在已经表现出了比美国大运营商更高的积极性。 面对这样的远景,目前活跃着的小规模网络电话公司其实也作好了诸如并购一类的思想准备。虽说目前抢夺固话业务的冲劲看起来“势不可挡”,但“寄人篱下”的风险时隐时现。赵映表示,由于必须通过传统运营商接入普通电话,而一旦运营商某个端口“线路故障”,只需一两天就会对这类小公司的业务造成巨大打击,而这一方面的监管政策看起来更加遥遥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