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是南京。南京是六朝古都,这是众所周知的,也是这个拥有沧桑经历的旅游城市的骄傲和资本。不过,缅邈的历史是静态生物体,已是停止生长了的,只是静默地隐居在石城的一隅,较之这些年来南京市貌建设的飙速成长,古都的古意在不知不觉中渐行渐远。如果你特去寻芳,也许可以在巍巍明孝陵的肃穆庄严中,抑或是在秦淮浩瀚的烟渺中领略她那惊鸿一瞥。不过在大多数情况里的大多数人,只是在城市各个角落里忙忙碌碌地奔波,享受着现代化的日新月异所带来的便捷,同时带着三分疲惫地奔跑,努力跟上城市匆匆的生活步伐,无暇顾及到那一分古意在不着痕迹中消逝隐匿。
有一次,我拎着大包小包的战利品从新街口繁华的商业区里突围出来,抬头望望钢筋混凝土堆砌成的高楼大厦,突然想起《上海1943》中的一句歌词:“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
蓦地有一种模糊的怅惘涌上心头。
绸缪萦怀的古意渐渐被摩登遒劲的新潮替代,安静地蛰伏在破旧城墙不起眼的砖块里,不声不响。这应该是每个古城心里最柔软的疼痛吧。
古城的艰难体现在自己对自己定位的矛盾上。谁都不甘心一边喝着小米粥啃着大白菜,一边眼巴巴地看着其他城市在变革发展中一步步走向繁荣富裕。于是下定决心大力发展经济建设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把自己打造成焕然一新的经济中心城市。又不忍抛弃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便在发展的同时试图把那一分埋藏在古城砖里的古色古香挖掘出来。
从前的鼓楼横跨着一条南唐时期的玄武桥,现代的南京人想建一座新桥,怕毁了一份历史文化遗产,竟然起用了一个貌似折衷的方案:古桥拆一半,留一半。新桥一半建在古桥的原址上,一半另起炉灶,建在空阔之处。桥建好后,我天天从那桥上学,脚下走过的,一半是遗留着青黄痕迹的旧石,一半是兀自新鲜的水泥。我的心,就这么微微一沉,不禁为那桥难过。
所幸的是,很快就有地方填补这份遗憾的突兀。我的校园里有一条位于教学楼和科学馆之间的长廊,面朝操场,背向花坛。不知哪一年的哪一天,一条嫩绿的藤悄悄依附在长廊上,佛祖便让它们结了一段尘缘,生命在日日月月中孕育蔓延,时至今日,长廊的顶部已是一碧藤蔓的海洋,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秋阳杲杲,红日在长廊上空撒下一片灿烂,将长廊顶随风摇动的海洋挑染成明丽的绀紫色,远远望去,像柯勒乔笔下永不褪去的颜色,古意在不经意间一点一滴溢了出来,金陵人称她作“紫藤长廊”。
我很喜欢这条紫藤长廊,喜欢流年在她身上摹刻出的那种独特的味道。岁月斑驳了长廊的身体,泛黄的廊道上投射下明暗有致的光斑,风起时光斑会轻轻晃动,邂逅了长廊里的莘莘学子,光便在他们脸上晕了去,融化在年轻的眼睛里。晨曦的长廊是求学的殿堂,各处坐着早早赶到学校做早读的学生,琅琅的读书声在长廊里穿梭回荡,凉风习习自有一种沁人心脾的惬意。
德国著名诗人荷尔德林有一句诗:“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只要有历史和文化在,一个民族就永远不会被真正地摧毁,如果说“诗意”象征着历史和文化浓郁深厚地沉淀,那么“栖息”可以说是为了更加适宜的生存条件而不断发展进步。
古城,注定会在前进的彷徨中一点一滴地调整,为新和旧探寻出一个让人和城都满意的平衡点,然后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
理解:
1.“诗意”是历史和文化浓郁深厚地沉淀的象征,是古意与现代完美的契合。
2.新桥破坏了玄武桥的古意,青黄痕迹的旧石与兀自新鲜的水泥显得极不相称,让人觉得突兀。
3.说明古意与现代文明结合并不矛盾;“紫藤长廊”建设的模式对于如何使南京城作为六朝古都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有借鉴意义。
4.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她具有深厚的历史与文化积淀;保护南京的“古意”,就是保护民族的文化遗产,保护民族的精神支柱;然而现代城市文明的发展毕竟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古城注定会在前进的彷徨中一点一滴地调整;要使作为六朝古都的南京诗意地栖息中华大地上,就应该借鉴“紫藤长廊”建设的模式,努力寻找古意与现代的平衡点,使古意与现代能够和谐地存在,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