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欧洲的联合开始于:A.政治领域B.经济领域C.军事领域D.文化领域
20世纪的欧洲一体化建设是欧洲历史上一场史无前例的壮举。历经近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欧洲国家在走向联合自强的道路上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欧洲经济走联合自强的道路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需要。二战结束后,地处大西洋东岸的西欧国家失去了世界政治、经济强国地位。而位于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则不仅取而代之,而且还乘虚而入开始主导欧洲事务。客观形势逼迫西欧国家尽快医治战争创伤,促进经济和社会进步,但终因国力分散难以形成合力。 经过反复酝酿和探索,50年代,法、德、意、荷、比、卢6个西欧国家决定在寻求联合的进程中采取“先易后难”的步骤,首先选择从经济联合做起。1951年上述6国签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条约,迈出了欧洲联合的第一步。1958年,6国于上一年签署的关于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的《罗马条约》生效。不久后,以上3个欧洲经济联合机构合并成为欧洲共同体,建立了关税同盟,制定了共同的农业、渔业政策。70年代后,欧共体走过了一段艰难曲折的路程。直到90年代,欧共体才重新焕发生机。1991年,欧共体国家通过了划时代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分3个阶段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实现商品、资本、服务和人员的自由流通。继欧洲中央银行成立后,欧洲单一货币——欧元又于1999年1月1日诞生,从而使欧洲经济一体化建设植根于欧盟各成员国的肌体之中。欧元的启动意义重大而深远,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开始影响甚至冲击美元的霸主地位。 伴随着欧共体共同政策的不断调整变化,欧共体先后进行了4次扩大,由原先只有6国的欧共体扩大到目前拥有15国的欧洲联盟,并计划从2003年开始接纳10多个主要来自中东欧国家的新成员。尽管各成员国在欧盟的深化和扩大问题上有着诸多分歧和矛盾,但建立“欧洲大厦”的共同目标始终把它们维系在一起。 经过40多年的规划和发展,欧盟在经济建设领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巨大成就,其经济实力 已可与美国经济相匹敌。目前,欧盟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已与美国旗鼓相当,贸易总量已超过美国。欧洲作为一个整体已拥有雄厚的经济、贸易和金融实力,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中强有力的一极,无论是对欧盟成员国、还是对周边邻近国家都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也对世界经济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力。 从世纪之交的角度看,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产生了两大重要影响:其一,欧盟各国几十年来先后采取了政策趋同、关税减免等一系列措施,发展区域贸易,促进了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对世界其它地区的经济联合起到了示范作用。其二,欧洲一体化建设计划的实施有力地提升了该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使欧洲成为世界政治和经济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不仅增强了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也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新格局的形成。 从今后10年到15年乃至更长远地看,欧洲经济一体化将呈现三大发展趋势: 一是欧盟将继续深化在各个经济领域的一体化建设,使这一全球最大的经济联盟更加健全,各成员国联系更加紧密。作为超国家机构的欧盟对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能力将进一步增强。根据欧盟今年3月制定的《欧盟未来十年的经济发展规划》,欧盟将围绕发展新经济和调整社会福利政策两个重点采取行动,一方面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新经济发展,完善内部市场条件,另一方面将实施《稳定和增长公约》所确定的目标,加大解决失业问题的力度,进一步改革欧洲的社会模式。 二是经济实力继续增强,实现欧盟东扩的战略目标。欧盟计划从2003年开始接纳新成员,首批入盟申请国与欧盟的谈判有望在2002年底结束,进而在2003年初加入欧盟。目前,中东欧申请国不仅入盟意愿强烈,而且在不断密切与欧盟的经济联系。1999年,该地区向欧盟的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二,引进的外资也大多源自欧盟。据欧盟最新的报告预测,欧盟候选国2002年的平均国内生产总值可能增长4.4%,这将有利于候选国的经济在2003年至2004年间融入欧盟。届时,中东欧候选国的加入将使欧盟总人口和总面积分别增加约30%,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到下世纪初,欧洲将可能形成一个涵盖至少28个欧洲国家在内的经济集团。 三是未来欧美日之间的实力对比将进一步发生变化。随着欧盟综合国力的增强和欧盟东扩进程的加快,欧盟将结束90年代美国经济“独步天下”的局面,在贸易、金融和高科技等领域与美日展开全方位竞争,从而成为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但也应看到,欧洲经济区的发展可能会带来“内拆篱笆外筑墙”的现象,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欧洲在走向经济一体化的道路上并不会一帆风顺。这个由众多国家组成的船队,航行速度有快有慢,并且欧盟改革将越来越多地涉及到各个国家的主权、欧盟内部机构的调整以及一系列相关政策实施等。然而,欧洲经济联合的发展趋势已不可逆转,它定将在新世纪谱写出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