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辞》是一首古代著名的诗歌,它描绘了一个女子替父从军,奋勇杀敌的故事,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孝、勇气和民族自豪感。以下是该诗全文及相关解析: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 诗歌开篇描绘了一个平凡的场景,木兰在家里织布时,心中却有所思虑和烦恼。这个场景展示了女性在传统社会中的家庭地位和义务,而木兰则以不同的方式演绎了她的生命价值。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 木兰并没有想像中那样只是为了自己,或者为了获得自由,更多是出于家国思念和责任感。这段描述中包含了一些历史背景和家族情节,前往替父从军是木兰孝敬父母的一种方式。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朝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之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之饥鹰鸣飞飞。
- 这段描述中展现出木兰准备从军的过程,大费周折地买下了所需物品,从离家至隔两河、隔两山才暮宿的场景中可见其前路艰辛、离别之痛。而诗中反复出现的“不闻爷娘唤女声”,烘托出了她决断从军、化身为男兵而带来的牺牲和自我放弃。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 这段是关于木兰从军参战的过程和结束后丰功伟绩的描述,呈现出一系列精彩的战争场景,并描绘了她为国家、为民族做出的巨大贡献。通过“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的叙事手法,在国家层面上展现了对木兰的极高赞扬与荣誉表彰。而几个“千里”、“故乡”等词眼,则体现了她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背景和家庭情怀,这也正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一种传统的、至高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