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歌》是一首广为流传的儿童数学歌曲。它包含了从1到9的乘法表,是中国小学数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么,它的起源又是什么呢?
起源:最早的形式
1. 最早是口头传统
最初,《九九歌》并没有文字或曲谱,而是一个口头传统。相传在唐代老子山(今天[河南]的“五老峰”)的吴根基寺里,有一位名叫李聪的刻书匠。据说他和其他僧侣常常用这首歌来进修算术。
2. 当地风俗习惯
除了在寺庙里唱这首歌,它还被普遍运用在当地的农业社会中。许多家庭会在农忙时节收割庄稼或其他工作时唱这首歌来鼓励自己。后来,许多年轻人也开始加入其中,并提供了他们自己的变化和新版本。
3. 从简到繁的进程
在传承的过程中,这首歌逐渐演变成一个更为复杂的版本。直到三国时期(公元220-265年),一位名叫嵇康的文学家编写了一本名为《广陵散》的乐曲谱。据说其中包含了《九九歌》的旋律,并最终被传唱至今。
今天:现代版本
自此以后,《九九歌》逐渐演化成为现代形式,这种版本不断被改编和创新。现代版的《九九歌》是一首唱着歌词唱乘法口诀,旋律轻快动听的歌曲。它是由众多优秀艺术家团体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创造出来的,并已成为小学数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