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原理

2023-05-29 22阅读

MRI全称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是一种无需X射线的医学成像技术,常用于诊断疾病和观察人体结构和功能。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磁场:MRI技术采用超强磁场,通过在人体周围建立一个强大的静态磁场,使人体内的氢原子(如从水分子或脂肪中提取的质子)定向排列。

2. RF信号:用一根线圈产生高频电磁波,这些电磁波能够与氢原子“谈话”。当电磁波的频率与匀强静态磁场对原子核的磁矩塞曼效应相匹配时,原子核吸收了一定能量,跃迁到更高的能级上。

3. 平面影像:当用交变电流线圈发出信号后,水分子会产生微弱电流信号,被接收线圈接收并转换为可视化的图像。

4. 对比度增强:MR技术还可通过 pulse sequence 以及不同的梯度场,决定不同组织物质的对比度,使其显示为更清晰的影像。

5. 对人体无害:相比CT等成像技术,MRI技术用的匀强静态磁场对人体无害,且不需要用到阳性对比剂来增强成像效果。

总之,通过以上的机理原理,MRI获得高质量的三维切片像,可观测人体精细结构及其组织物质性质和代谢行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医学成像技术。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