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哪些时代价值

2020-10-27 文化 199阅读
谈起我市现存的文化遗产,不能不首先说海门山歌。海门山歌可以分为两大脉系,一是流传于北部的民歌,她早在明代就已盛行,是古代海门山歌的遗存;二是流行于南部沙地的山歌,她是江南吴歌的支脉,而作为海门山歌剧的唱腔音乐,则主要来源于后者。海门山歌的魅力和她的发展历程大家已耳熟能详。作为一项文化遗产,她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毋庸置疑。首先,海门山歌传递出过去时代真实的社会生活和劳动人民真实的思想感情,是研究海门历史的活化石。从其流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吴文化向江北地区拓展的轨迹,可以领略先民们勇于开拓的精神内涵。其次,海门山歌内容丰富多彩,语言纯朴自然,形象生动,音乐清纯甜美,悠扬婉转,北部的民歌号子激情奔放,是真正的原生态的民间文化,是祖国民间音乐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同时,海门山歌是当代文化工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是一笔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对当代海门文化的繁荣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几十年来坚持不懈的传承和发展使山歌成为海门文化个性、文化特征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同样或类似的价值也存在于其他方面,主要有海门方言、土布生产工艺、民间文艺和通东民俗等四大类。海门方言是移民方言,主要分为沙地话和通东话,这两类方言同属太湖片吴语,海门方言中的“俗语”、“歇后语”、“谚语”等是其中最精妙的部分,这些俗语、歇后语体现了海门人机智、风趣、幽默的性格。有的反映海门传统男耕女作的传统生活方式;有的表现孩童的想象;有的勾勒出海门特有的民俗风情。我们并不担心海门方言会消失,但其中最为精彩的俗语等却在消失,即使在农村,青少年中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使用这些语言,再经过几代,这些语言极有可能丢失。海门文化界知名人士管剑阁、袁劲等曾对海门方言做过专门研究,编著了《海门方言俗语志略》、《海门方言》等书,留下了重要的文化记忆。大多人都知道,“蓝印花布”。如今已成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蓝印花布只是土布生产工艺的一种。大多数海门人并不知道,早在明清时期,余东镇曾是南通地区土布纺织业的中心,是古代海门的家纺城。勤劳的余东人民生产的芙蓉布(麻布)曾经作为贡品远销海外,明清两代的《通州志》就记载“用苎麻织成之,出余东镇者为佳”、“手巾之出余东者,最驰名”。如今,芙蓉布工艺已经失传,但浸麻的芙蓉池仍在东岳庙后。土布生产工艺是包含有蓝印花布在内的著名民间印染工艺,这一手艺在我市一直传到上世纪七十年代。那时,农村手工生产的主要是芦菲花格子布、蚂蚁布和彩印花布。芦菲花格子布呈几何图案、蓝白相间,或多色交织,表现直线之间的编织效果,有很强的几何味,是一种精制的衫衣面料,工艺比较复杂;蚂蚁布以淡蓝为经度、深兰为纬度,交织成深浅花纹,形似蚂蚁排阵,粗厚牢坚,不易磨损,常用来做裤子,酷似流行的牛仔裤;彩印花布,花色品种超过蓝印花布,常被称为老被面子,主要印染有龙凤呈祥、牡丹富贵、蝙蝠、毛主席语录等图案文字,相信现在50多岁以上的农村妇女大多有“一朵棉花做到头”的经验,熟悉土布纺织的整套工艺,过去姑娘出嫁,往往把色彩斑斓的印花布装满箱子,引为自豪。如今,大部分土布生产工艺已经失传。民间文艺最具个性的是海门的民间舞蹈,比如跳财神,还有通东地区“放施食”中的舞蹈。“放施食”起源于道教仪式,后演变为通东丧葬习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放施食”有着浓厚的迷信色彩,但其中的“变衣”、“跑五方”等是种古老、原始的民间舞蹈表演形式,直到现在,它依然在通东民间流行。如果我们对它进行科学的整理、挖掘和研究,完全可以使之成为一种新的民间歌舞。通东民俗地域特色明显,地保留了古代海门社会生活的信息和古代海门的民间文化特征,由于沧桑变迁和人口流动,通东民俗又融合了江南、江淮地区、中原地区各地的文化元素。通东民俗有其特定的地域性、群体性、社会性和模式性,远比沙地民俗丰富多彩、底蕴深厚。通东民俗中当然也包含大量的封建糟粕,但我们不能全盘否定,民俗的传承自有其合理性,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通东民俗反映在居住、服饰、岁时、人生礼仪、民间信仰等多方面。比如通东的婚嫁习俗,有一系列严格而又繁复的礼仪规章制度,其中的“说利市”、“说贺房令”是极具个性的礼仪形式,至今仍在流行。除了这5项比较有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外,海门还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人们关注,诸如:以灶头画、山墙画为主的农村壁画;篾竹编制床席、帐席等竹编工艺;通东地区手绘年画;颐生酒的传统酿造工艺等。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