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运动会商业化利弊

2020-06-12 社会 187阅读
三、奥运会的传统资金来源:
政府资助,社会捐助,发行彩票和小打小闹的商业性收入。
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洛杉矶市政府禁止运用公共基金资助奥运会,而所在的加利福尼亚州又不允许发行彩票,奥运会的组委会只能采取商业化运作方式,而最终盈利高达2.25亿美元。
1984年奥运会只有洛杉矶一个城市申办。
1981年举行的1988年奥运会的举办,结果只有汉城与名古屋两个城市申办
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电视转播权卖出四亿美元,四年后的亚特兰大接近九亿美元,2000年的悉尼超过十三美元。
四、商业化可以带来的好处:
1, 奥运会是一个全球性的赛事,有大量的企业愿意出资奥运会,并借机来宣传自己,从而减轻了奥运会举办地政府的的财政压力。因为举办奥运会同样可以提高本地政府的知名度,所以商业化会提升地方政府办奥运会的热情,有利于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2, 赞助企业所提供的奖金有利于激发运动员的比赛激情,使比赛更加精彩。而职业运动员由于职业的确缘故,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训练,这就使得运动员的训练有了一定的保障。
3, 奥运精神的传播过程中,奥运会的举办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奥运会只是一个烧钱的机器,那么没有哪个部门或者哪个政府有能力和热情去举办它,奥运精神也将会逐渐消失。通过商业化,使得一部分企业参与进来,使得奥运会精神得以传承,这是一件彪炳千古的事情。
五、商业化的紧迫性:
1,由于国际恐怖主义势力越来越猖獗,从而奥运会的安全保卫工作变得更为复杂,需要大量的安全人员来保护运动员及现场观众的安全。这些都是需要拿钱来做的。
2,现代的体育尖子越来越多,赛场上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所以以后每个到赛场上参加比赛的运动员都会是身价不菲。为这些运动员提供各种必需的服务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3,由政府单独负责起来奥运会的费用,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况且政府的资金是纳税人的钱,政府运用这些资金来进行奥运会的各项工作,这对于那些出于种种原因无法观看奥运会的纳税人来说是极为不公平的。
六、数据:
1,雅典奥运会运行费用为19.67亿欧元,盈余七百万欧元(中国体育报)
2,2010年加拿大冬奥会和2012年伦敦夏奥会的转播费用将达到29亿美元(新华网)
3,举办奥运会所需的费用接近四十亿美元,导致奥运会不得不作出在北京奥运会缩减二十八项比赛项目的决定。(华龙网)
4,悉尼奥运会的保安费用支出为2.44亿美元,共雇用5622名保安(新华网)
雅典奥运会的保安费用支出为十亿欧元,为悉尼的五倍(人民网)
5,2012年奥运会仅建设预算为33亿英镑。若加上潜在债务,最终兴建费用将会超过五十亿英镑,这些费用将由英国彩票业和伦敦市民来买单(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6,希腊财政部长杜卡斯:雅典奥运会的总开支超过六十亿欧元,可能达到七十亿欧元,希腊的财政赤字也因此达到GDP的百分之四(海南日报)
7,北京奥运会的直接支出在十六亿美元之上,算上间接支出则为1340亿人民币,约合160亿美元,为历届奥运会之最,其中仅中国国家体育场与国家游泳中心两处的建造费用就超过1984年奥运会的所有费用的总和。

七、资料:1,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之前,由于奥运会成为一个只赔不赚的烧钱机器,洛杉矶成为唯一的申办城市,因为举办方提出了相当苛刻的条件,洛杉矶、加利福尼亚、联邦政府都不作任何承诺,不提供任何财政支持,还要求主办者自己谈判电视转播权。国际奥委会还不得新建任何体育场馆,只能修一个自行车赛车场。而所有参加比赛的选手只能住在学生宿舍中。1988年奥运会在1981年开始申办,结果申办者只有汉城和名古屋两个城市。洛杉矶奥运会采取商业运行之前,举办国更多地将奥运会视为“形象工程”。
2,由于希望政府希望把雅典奥运会办成一届独特的、真正意义上的奥运会,所以坚决反对把奥运会商业化。而2004年的财政年度中,与奥运相关的各个项目支出总费用达到到24亿欧元,而最早的预算只有14亿欧元。由于财政困难,导致在奥运会开始前的两个月里,许多主要的基础设施尚未正式完工。(人民网:徐千惠)
3,在雅典奥运会中,除了国际奥委会提供的收入,只有十多家希腊国内企业签订了赞助协议,而且赞助金额也不高,与国际奥委会的门槛根本无法相比。而因为奥运会所支付的巨大开销,将会影响到希腊未来的几十年。(人民网)
4,1996年的奥运会主办权申请中,外界舆论一致看好雅典,结果亚特兰大在可口可乐的支持下,从希腊人手中硬生生地抢走了“百年奥运”这个特殊的时刻。(新民周刊)
5,在雅典奥运会夺冠的一些中国运动员家里往往爆出“吃不起红烧肉”,“家中住房狭小”的新闻(新民晚报)
附正方一辩陈词、小结及正方四辩陈词:
各位好。
我方对奥运商业化的理解是,以商业买卖的形式来提供奥运会所需的各种服务、比赛用具,并以商业买卖的形式将比赛的观看权限赋予特定的群体,使商业成为保证奥运会成功举办的主导力量。
奥运会商业化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它的标准是什么?在于商业化能否帮助我们举办成功的奥运会。我方认为,一届奥运会是否成功应该由以下三点来评定:
第一,奥林匹克精神得到了多大的传承?众所周知,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之前,各国举办奥运会的目的不过是宣示本国的实力,奥运会与其说是一次体育界的盛事,倒不如说是某些国家建设的一个形象工程。因此,它成了一个烧钱机器,无法给举办地的人民带来任何的好处。要让奥林匹克精神得到传承,我们必须要把奥运会办下去。但我们心痛地看到,1984年的奥运会居然只有洛杉矶一个城市申办!这说明什么?说明非商业化已经使得人们对举办奥运会这样的体育盛事再也没有了热情,奥运会面临停办,奥运精神濒于消亡!
第二,社会的直接参与程度有多大?有多少人与举办国产生或建立了亲密关系?奥运会是一个体育的盛事,它的生命力就在于能够吸引大量的人来参与。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说的好:“国与国之间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如果举办奥运会没有利益,你让其他国家如何有兴趣来与你交往?商业化正好可以带来巨大的利益,这对人们参与奥运会活动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从而使得主办国与其他国家之间建立更亲密的关系。
第三,经济回报的商业驱动力量与举办经费的支持力度有多大?近些年来,奥运会举办的费用不断地增加,悉尼奥运会仅保安费用就达两亿五千万美元,雅典奥运会的总开支接近七十亿欧元,而北京奥运会的直接支出在十六亿美元以上,算上间接费用将超过一百六十亿美元。如果奥运会中的商业成分只是小打小闹的卖几瓶矿泉水,几块面包,对方辩友,请问您相信赞助企业会对赞助奥运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吗?
另外,我方也注意到奥运商业化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第一,商业贿赂。由于奥运商业化将牵涉到巨大的资金,所以商业贿赂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当今反商业贿赂的力量也同样强大,人们有信心将商业贿赂控制在一个安全的范围之内,使其不对奥运会造成大的伤害。
第二,奥运会的功利化可能会破坏奥运精神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我方已经说过,如果要让奥运精神传承下去的话,就必须进行商业化。奥运商业化给奥运精神带来的伤害与它带来的好处相比,实在小之又小。
综上所述,奥运商业化能够更好地传承奥运精神,吸引人们参加奥运会的各项活动,使赞助企业获得巨大的商业回报,而它的弊处又可以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之内,这些都充分说明:奥运商业化利大于弊。
小结:
各位好。
对方辩友刚才谈了很多奥运商业化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这点我们也是非常的担心。但我方四位同学对奥运会的主办机构有信心,他们的职责就是要解决奥运会过程中出现的一切问题,我们相信他们有能力解决对方辩友提出来的那些问题。对方辩友为奥运商业化提出了这么多的意见,如果将来评定功劳的话,对方辩友很可能成为功劳最大的人哪!
但对方辩友最大的错误就是把这些问题扩大化,只讲商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却没有拿这些问题与商业化所产生的好处作一个比较。我请问对方辩友,你方认为“奥运商业化弊大于利”,那么商业化产生的利在何处?请对方辩友注意,今天的辩题是一个比较性的辩题,而不是是非判断的辩题,如果您的发言中连一个比较都没有的话,那么您说了这么半天的等于是白费功夫。所以为了让大家能够把这个问题看得更明白,我们建议对方辩友把奥运商业化的好处与坏处都摆出来,好好地作一个比较。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