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民币国际化,便宜了外商?

2020-06-16 财经 144阅读

在全球金融危机前后,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课题组作过一个测算:如果以美元国际化程度为100来衡量,欧元的国际化程度接近40,日元为28.2,人民币则只有2。

此评分是否精准姑且不论,但其对现实的判断却是冷静客观的。

But 今天

中国的GDP实力已经不亚于美国了,但在货币国际化这门课上,人民币和美元、欧元并不在一个年级,它其实和巴西、印度、俄罗斯的货币在一起,比它高一级的同学是韩元、港币、新加坡元等。这种情况和中国的经济实力是极不相称的。难怪,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加快了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

有人说,人民币国际化,是为了有一天替代美元。呵呵。要是这样的话,中国国家足球队拿到世界杯冠军也是指日可待的喽。人民币国际化突然开始提速,与其说是有称霸的野心,不如说是形势所迫。金融危机暴露出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无非是希望减少中国对美元的依赖,同时也是促进:同中国的经济实力以及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相比,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实在是太落后了。

人民币国际化能带来什么好处呢?

最直观地说,如果人民币被广泛用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就能减少汇率波动对国内进出口商的冲击。

2008年中国进出口外贸依存度已接近70%,但对外贸易中90%以上的交易是以美元结算。很多出口企业的利润率本来就已经很薄,如果汇率稍微出现波动,就可能辛辛苦苦白干了。再来畅想一下,要是人民币真的能在国外花了,老百姓获益,进出口企业获益,金融机构也能获益。

于是,从2009年开始,在政府的鼓励下,人民币国际化的速度不断加速。在贸易结算中使用人民币的比例大幅度提高,海外的人民币存款(尤其是在香港)急剧增加,甚至有几家国外的中央银行表示,要在自己的外汇储备中增加人民币。

但是,再仔细去看,我们会发现,在国际结算中,进口贸易更容易使用人民币,出口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远低于进口贸易。这被称为“ 跛足” 的人民币国际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为什么人民币国际化会“跛足”?

我们必须记住,当时人民币还处在升值之中,那么,假如你是一个国外的出口商,要卖东西给中国,你在中国的贸易伙伴问你,我付你人民币行不行?你会怎么考虑?如果给你人民币,人民币又在升值,那么,何乐而不为呢?但是,如果你是一个国外的进口商,要从中国买东西。你在中国的贸易伙伴问你,你付我人民币行不行?你又会怎么考虑?首先,你手头上可能没有人民币,因为人民币还不是一种国际货币,不是人人手上都有的。其次,如果你去跟别人借人民币,别忘了人民币是在升值,这意味着等你还人民币的时候,你得花更多的美元去买人民币,多么麻烦,多不划算啊。

货币国际化进程与货币是否处于升值中有很大关系;

这种“跛足”的人民币国际化会带来什么影响?

我们不是担心美元陷阱吗?我们不是不想收太多的美元了吗?可是,中国还是贸易顺差,我们出口的比进口的多,如今,在出口的时候还是用美元结算,拿回来的都是美元,进口的时候可以用人民币结算,于是花出去了一部分人民币,那最后的结果是我们收进来的美元比原来更多了!美元陷阱不仅没有躲开,反而陷进去得更深了。

“跛足”的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与其说降低了中国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不如说降低了外国企业的汇率风险。这是因为,少数中国出口企业减少了人民币升值的汇率风险,而大多数中国进口企业却丧失了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获利机会。

并且

那些声称要持有部分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的国外央行也不是傻子。当人民币升值的时候,持有人民币当然是很划算的。到了人民币贬值的时候,你看它还是不是继续持有人民币?它很可能会把人民币卖掉。卖给谁呢?只能是卖给中国人民银行。

于是,在人民币升值期间,升值的好处都被国外的央行拿走了,但有得必有失,吃亏的是我们自己。所以说,如果我们当初推行人民币国际化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对美元的依赖,那么,在最初的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我们反而积累了更多的美元资产,结果事与愿违、南辕北辙。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最重要的一点是在我们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时候,人民币正好处于升值,当一种货币不断升值的时候,自然有人愿意更多地持有,这跟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提高,一点关系都没有。假如印度卢比、越南盾、菲律宾比索,甚至尼日利亚奈拉,一直处于升值,国际市场上想要持有它们的人一样会多起来。

“烈火见真金”,考验人民币国际化是否成功的标志是,当人民币贬值之后,大家还是不是会持有。如今,人民币确实面临一定的贬值压力,结果呢?海外人民币存款大幅度下降,说要持有人民币的国外央行也王顾左右而言他了,人民币倒是还想往外跑,但央行已经开始收紧资本管制,想到国外也不给机会了。

路漫漫不可操之过急

咱们希望人民币能够变成一种国际货币,这是一种很好的想法,但不可操之过急。从根本上说,决定一个国家的货币能否变成国际货币,要看其国内的金融市场是否强大。原因很简单,不管是通过什么渠道出去的人民币,都不会只压在床铺下面,持有人民币的境外投资人希望拿人民币去买用人民币计价的金融资产,尤其是债券。从货币国际化的历史经验来看,高度发达的本国国债市场是货币国际化的坚实基础。

当本国国债发行实现市场化之后,才能确定无风险的国债收益率,其他债券发行人才能据此定价。接下来,如果本国国债市场实现了市场化、汇率逐渐走向浮动、资本管制有序放开,才能出现有深度和广度的外汇交易市场。有了这样一个外汇交易市场,投资者才能互相匹配其不同的信用风险、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这才是中国金融对外开放的合理顺序:先发展国内的金融市场,再逐步使得本国货币的汇率更加灵活,然后才能有序地开放资本市场,最后,水到渠成,人民币才会变成国际货币。

但我们所能看到的却是,中国似乎没有遵循这一次序。2003年以来我们一直议论的是人民币汇率改革,2009年之后却改为推行人民币国际化。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出于对出口下滑的担忧,人民币升值的步伐逐渐放缓。那么,我们就遇到一种尴尬的局面:中国一方面担心大量持有美国国债可能会导致外汇储备价值缩水,希望通过人民币国际化和其他改革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另一方面人民币汇率又紧紧盯住美元,这两种选择是自相矛盾的。盯住美元的结果就是和美元一起贬值,但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却要求人民币升值。这种分裂表明,最艰难的政策取舍尚未作出。

话又说回来,即使人民币成了国际货币,故事也没有结束,因为潜在的风险会随之而来。一旦放松资本管制,允许外国投资者可以更自由地购买本国证券,国际资本流动可能出现大涨大落的波动。你的经济形势好,所有人都想来投资,于是,可能催生出资产价格泡沫,相反,你的经济形势不好了,所有的人都想跑掉,于是,可能出现大规模资本外逃,触发金融危机。

人民币国际化听起来很令人振奋,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而且,从根本上讲,不是人民币实现了国际化,中国的国际地位就能提高,相反,是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了,人民币国际化推动起来才更顺利。这里的因果关系不能搞颠倒了。

思考下: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