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本文讲述了一位南斯拉夫老妇人冒着生命危险像母亲一样埋葬一位红军战士,并把自己珍藏45年的结婚喜烛点在战士的坟头的故事,歌颂了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结尾两句话讴歌了南斯拉夫母亲对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它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一九四一年冬,日寇举五万虎狼之师犯我沂蒙,我军民协力同心,奋勇抗战……一八路战士身伤数处,至横河村外,被哑妇明德英壮救。是时,日寇追逐在前,搜捕于后,而战士失血过多,生命垂危,明德英悉力照顾,喂其乳汁,继而得救……伟哉,明德英之所举可谓惊天地泣鬼神……”7月2日下午,在位于山东省临沂市依汶镇的鲁中烈士陵园内,
记者眼前的“红嫂明德英之碑记”字字苍劲,掷地有声。
明德英,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马牧池乡横河村人,生于1911年,逝于1995年。小说《红嫂》及由此改编而成的现代京剧《红嫂》和舞剧《沂蒙颂》
内的“红嫂”,便是以她为主要原型。对于红嫂明德英乳汁救助垂危战士的故事,目前流传着两种“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