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

2021-03-03 母婴育儿 48阅读
独生子女心理特点分析及对策
作者:谢芳芳 文章来源:邵家渡中学 点击数:3550 更新时间:2007/10/9
 我校的独生子女数约占学生总人数的35%。相对于非独生子女来说,独生子女智力较好,思维活跃,观察力强,记忆力好,精力旺盛,活泼开朗,兴趣广泛。通过调查,我认为形成以上良好心理品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独生子女生理条件比较优越。“集父母气血之精华”,从遗传因素方面保证独生子女在脑力、体力、智力方面的优越地位。第二、独生子女能获得较优越的经济物质条件。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优越。尽量满足他们身体、心理发展的需要,保证了独生子女的充足的营养和智力开发用品。这样他们能得到丰富的营养,大脑发达,身体健康。家庭中有各种电器设备,有许多新颖的玩具,有各种图书刊物等,他们能从中获取大量的信息,拓宽知识面,使思维活跃。第三、独生子女享有充分的爱。“独生”不存在偏爱的问题。独生子女享有父母充分的爱,在充分爱的阳光中成长的幼儿个性发展是健全的。正如一位心理、卫生专家提出的那样“爱比维生素还重要”。因此,多数独生子女容易形成活泼、开朗、大方、敢说、敢想的性格特点,有利于他们智力和才能的发展。第四、独生子女教育条件好。目前,年轻的父母文化程度高,能较好地接受优生优育的知识。由于只有一个孩子,父母能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和最佳期教育,故独生子女智力早熟、兴趣广泛、知识面宽。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独生子女较非独生子女也有某些缺点:一、占有欲强。由于是独生,一切东西都是他或是她一个人的,从不想和别人分享,一切要“独霸”。二、独立生活能力差 。因为是独生,舍不得孩子苦,事事都包办代替。让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结果养成孩子四肢不勤、不爱劳动、懒惰、无能、吃不得苦、意志薄弱、处处依赖家长,缺乏独立性的不良习惯。三、娇惯,自私。由于是独子往往会给予过分的疼爱,使孩子成为家庭中的“支配者”大人处处围着孩子转,什么事情都依顺孩子,甚至孩子提出无理要求,也采取迁就纵容的态度,逐渐养成孩子“一切以我为中心”的任性、专横、执拗的坏脾气和不良习惯。四、不合群,不团结,纪律差。家中除了大人,只有他一个孩子,总是一个人玩,容易使孩子形成任性,放纵等特点,不会适应集体生活,更不会尊重别人的意见.而且家长怕孩子不安全,受委屈,将其封闭在家中加以控制和保护。由于家庭环境的寂寞、活动单调,容易形成孩子的孤僻、胆小、不合群性格特点、缺乏待人处事的勇气和智慧,社会适应能力差。五、受不了挫折,心理承受力差。生活中遇到小困难,便受不了,不是逃避就是倚赖大人,承受不起磨难,做错事别人批评他,非但不接受反而找理由为自己辩护.为什么独生子女相对非独生子女来说会有这些缺点?这就有必要分析一下形成这些心理特点的原因:一、重视智力培养,忽视自我能力的培养。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长对自己的独苗舍得智力投资,钢琴、电脑陆续进入家庭,然而,家长们在孩子的非智力教育上投入甚少,相对来说,总是轻视了自理能力的培养,甚至忽视了这方面的培养。有的父母出于“爱心”,片面强调年龄小、不懂事,对孩子过分照顾,不让孩子进行劳动锻炼,这就不自觉地压抑了孩子劳动活动的能力的发展。二、父母对子女期望值过高、过强。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又错误的认为孩子掌握知识越多越聪明,又不懂得早期教育的方法,给孩子灌进许多“食而不化”的知识,当孩子会认几个字、会背几首诗歌时,又在人前人后,盲目夸孩子。长此以往,养成孩子高傲、盛气凌人、自以为是的个性来。或者,家长都想把孩子当成实现自己理想的胚胎。今天妈妈这样要求,明天爸爸又那样要求,造成孩子无所适从。孩子谁也得罪不起,从小承受过重的精神压力。三、父母忽视自身素质的提高。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产生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恰恰忽略这一点,对孩子要求很严,对自己却放任自流,有时不知不觉将自身的恶习缺点传授给了孩子。四、独生子女生活环境的影响。因独生子女没有同胞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经验,容易形成感情的“自我中心”,容易养成不善于团结,不善于同情,不善于竞争,不善解人意,缺少协作,不尊重人,缺少助人为乐的品质和行为。那么,如何才能使独生子女有良好的心理品质,更好的适应社会,展示自己的风采呢?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父母既要改变观念,又要提高文化素养。作为独生子女的家长应该认识到孩子是自然人和社会人的结合体,是社会的。克服把孩子看作私有财产的旧观念,要从对国家负责,对子女的未来负责的高度来认识。克服孩子太小,舍不得教育或没法教育,等长大了再教育等错误思想。教育子女不仅是一件大事,也是一门学问。父母要认真学习和咨询这方面的知识经验,讲究科学的方法,力争掌握适合自己家庭特点的教育方式。二、改变子女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作为父母,要培养他们和别人平等生活的习惯。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从日常小事抓起。例如:家里吃饭,要使孩子懂得让大人先坐;吃东西时,要让孩子养成分份的习惯;看电视时,不要让孩子一人独占座位;家里来了小朋友,应教育孩子把玩具给大家一起玩……、长期坚持,就会使孩子养成与别人相处的习惯,使孩子不会感到自己在家中的特殊地位了。三、尊重孩子,平等对待在生活和学习中,孩子们应当是民主、和睦的团结互助的关系,我们应尊重孩子的意见,兴趣和自尊心,要改变以长者自居的传统观念。克服专横的作风,不能因孩子年幼而随意轻视、嘲讽、侮辱、体罚他们。同时我们应放手让他们逐渐具有对自己负责的能力,不再包办代替。有困难要帮助、有了进步要鼓励,才能增长孩子的自信、自控、自尊的性格。四、加强劳动教育,舍得孩子吃苦,培养独立性要大胆地让孩子在学习,劳动和生活中独立活动,让他们独立自主地克服并解决自己能解决的困难。在孩子的生活,物质方面,我们不要提供太好的条件。五、对孩子教育坚持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如果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坚持一致性,孩子感到教育的合理性、坚决性,就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对孩子的要求、前后要一致。不能高兴时就无原则,一味宽容,不高兴时就一概禁止,斥责。不能说话不算数,前后矛盾。为孩子树立知错就改的榜样,家长和老师的威信会更高,教育的效果也就强了。总之,对独生子女,只要我们能充分重视,对不良品质能追根溯源从源头予以解决,再发挥有其天然的优势,祖国的花朵定会开得更绚烂多姿。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