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有哪些经济学的解释

2020-05-21 财经 48阅读
城市的产生,两种理论:
1. Classical Location Theory (古典选址理论)
最简单的模型:假设厂商的生产函数长期稳定(即个投入要素的比例不变),劳动力平均分布,生产要素集中度高,运输成本很高,运输单位生产要素和单位产成品的成本相同,都和运输的距离成正比。举个例子:生产1t 钢需要 铁矿石 + 煤炭,铁矿石只有从地点A可得,煤炭只有从地点B可得,钢材的市场在地点M, 那这个钢材生产厂商的选址应该在三角形ABM的重心G,才能使运输成本最小化。假如所有钢材生产厂商都选址在G,G就成了一个炼钢城市。这个模型很简单,也可以假如运输线路、要素替代率等等因素,但这个模型无法同时解释所有人的行为,因此不能分析一般均衡,也不能在一般意义上解释聚集经济。
2. Theories of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聚集经济理论)
按照聚集区域的大小,分为厂商内部规模经济,行业地域化经济(Localization Economies), 城市化经济(Urbanization Economies),区域聚集经济
这其中形成城市的因素主要是三个优势(Marshallian Factors)
1) 人的聚集(Proximity to People),有三种优势
第一,Labour Market Pooling
从劳动者的角度讲,因为每个厂商的周期是不同的,如果你在一个有很多厂商的大城市,你的失业可能性遥远小于只有一个厂商的小城市,这叫保险动机(Insurance Motive)。另外,多家厂商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会提高你的工资水平。
从厂商的角度而言,在自己面临搞市场需求,需要很大的劳动力投入时,在一个有很多劳动力的大城市,你可以按照市场工资水平雇用到足够的工人,这种优势大于在由你独自控制的小城市通过调整工资水平所获的的优势。详见Krugman(1991)。
第二,专业化。这是一个动态过程,专业分工效率越高的地方工资水平高,引效率高的专业劳动力,这又吸引了专业化的厂商……
第三,人的学习因素。大城市居民有更多机会和其他人接触,有更多机会获得经验,利于学习提高劳动力质量。
2)商品和要素的专业化。简单来说,在大城市消费者有更多消费品的选择,厂商有更多专业化要素投入的选择(比如零部件),也有更大的市场。
3)知识溢出(Knowledge Spillovers)Jaffe et al (1993)用美国专利引用的地区分布数据说明了Knowledge Spillovers在小范围地区才有显著性(highly localized)。这种信息的正外部性不仅存在于行业内部,更来源于其它行业,其带来的技术创新促使城市形成。
关于这三个优势的实证,见Rothensal and Strange (2001),在不同区域范围内支持了全部理论。另有Ciccone and Hall(1996), 结论是如果城市人口密度加倍,城市单位劳动力生产效率提高6%,全要素生产效率提高4%。
城市的发展,主要是城市的动态增长(growth),有三种理论:
1. Marshall-Arrow-Romer 或 MAR理论。这种理论主要是说一个行业的在一个城市专业化、垄断化有利于这个行业/城市增长。认为垄断能使创新的正外部性内部化,从而鼓励创新促进增长。
2. Porter理论。同意专业化对增长的贡献,但不同意垄断的贡献。认为一个行业中的厂商在某城市的激烈竞争会使不创新的厂商破产,因此鞭策厂商不断创新,促进增长。
3. Jacob理论。认为一个城市的行业多样化(diversity)有利于城市增长。一个是因为很多创新的灵感来源于其他行业,另一个因为其他行业的发展提高了城市居民的收入,从而扩大本行业在这个城市的市场需求。
关于这三种理论的实证,Glaeser et al(1992)和Henderson et al(1995)提出了相反的结论。Glaeser et al支持Jacob的行业多样化理论和Porter的竞争理论,反对了MAR。但是这篇文章的实证方法有些问题,比如只考虑了每个城市六个最大的行业,没有区分成熟、新兴行业,没有加入某些控制变量等等。Henderson et al对这个问题再次进行了研究,认为成熟行业MAR理论成立,Jacob理论不成立,而新兴行业两种理论都部分成立,即:一个城市的多样化有利于吸引新兴行业的入驻,但对这个行业在这个城市的发展没有显著作用(起作用的是专业化)。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