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要求自己死后要葬在定军山

2020-04-22 综合 107阅读
诸葛亮统领的军队是一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技术型军队。它严守军纪,讲求效率,尤其重视武器,特别是弓弩的使用。史料记载,诸葛亮曾经发明了一种连弩,每次可连续发射十支箭,它有一个可怕的名字,叫做“摧山弩”。勇冠三军的魏国战将张颌就是丧生在“摧山弩”下,他至死也无法相信世上竟有如此凶猛的武器。但可惜的是,这种武器后来失传了。有人也曾根据想象绘制了所谓连弩图,但都很牵强,无法付诸实施。
弓弩最核心的部分----弩机,它由相当于扳机的悬刀、相当于瞄准器的望山以及机芽和箭槽组成。把弓弦拉到机芽,通过望山瞄准,扳动悬刀,箭就会出去。诸葛连弩是否也是这样吗?今天,这个叫李希勇的人终于破解了这个谜,他复原的连弩被专家们一致认为最接近于历史原貌。连弩用连杆取代了弩机,利用杠杆原理,使原本需大力拉动的弓弦轻易就能扣上,并且连续发射。令人惊叹的是,它将箭槽改为箭管,这要求每支箭杆的直径误差小于1毫米,不亚于现在枪管的精度。在当年的战场上,诸葛连弩的巨大威力弥补了蜀军缺乏战将的劣势,而魏军倒先后有十几位将领死于箭下。司马懿宁受巾帼之辱也不出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惧怕连弩的神威。
从公元228年到公元231年,诸葛亮先后发动了四次北伐战争,虽然也夺取了一些州郡,取得了一定的局部胜利,但令人失望的是,每一次战争的结局都是终点又回到起点,大军退回了汉中。面对一次次的挫折,当年这个院子的主人内心该是怎样的痛苦:他深知天下三分,魏国有其八,蜀国在国力上与魏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是多次北伐失败的最深层原因。在《后出师表》中,他向后主刘禅指出,和平竞争对弱小的蜀国来说只能是坐以待毙,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起一搏、死中求生,所谓"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虽知天定三分鼎,犹竭人谋六出师,他坚信人谋可以胜天。而如果屈从于所谓天意,结果只能是沉湎苟安、不思进取,走向灭亡。诸葛亮心中还有更深的一层担忧,他怕随着时间的推移,曹魏政权越来越稳,在百姓心中由"非法"变为"合法",蜀汉的"正统"地位就会失掉号召力。 所以时不我待,他别无选择。
公元234年,诸葛亮率军第五次北伐,这次他给汉中留下的是一个决绝的背影,他带领的不是几万人,而是倾全国之兵12万,欲与敌人一绝生死。这,就是位于勉县西南四公里定军山下的武侯墓。这里山环水抱,古木参天。传说这些柏树是武侯归葬时种下的,原有54棵,象征他在世之年,这样算来,每棵树的树龄当在1800年以上。
每月的月初,武侯墓的工作人员都要对墓区文物进行例行的保养和维护。现在这项工作,您可能见都没见过,瞧,把一桶桶的食用油倒进了树根下。这就是一代人杰诸葛亮的长眠之所,一个高4米、直径21米的覆斗式墓冢,这是他生前自己选定的安息之地。
春去秋来,岁月匆匆,武侯墓前的野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千百年间,到此祭拜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疑问:诸葛亮没有选择回南阳叶落归根,也没有选择去成都陪侍先主,最终却以一代丞相之尊寄身于定军山下的一掊黄土。这,是为什么呢?
透过千年的时空阻隔,我们试着接近这位先贤,倾听来自他内心深处的声音。在最后一次出征前,诸葛亮常常一个人来到定军山上。"兴复汉室"是他奋斗终生的理想,但历史一次又一次地嘲弄了他的雄心,辜负了他的心血,但“此魂何甘归故土”,作为一位军人,他宁愿选择定军山下的战场当作自己的归宿。
据史料记载,作为一代权臣,诸葛亮还有更深的顾虑。虽然他是受刘备的“托孤”重任才总揽了一切军国大事,但这难免会引起后主刘禅等人的怨恨,人走茶凉,归葬成都怎保不受反戈一击?与其如此,倒不如躲在汉中避开身后的风风雨雨,以自葬僻地的透骨悲凉冲淡生前所有的恩恩怨怨。
公元234年8月,诸葛亮在五丈原军中迎来了一生中最后的时刻,出师未捷身先死,这也是他一生中最伤感的时刻。此时,他心中最放不下的是西蜀北大门-汉中的安全。他让人将自己葬在定军山下,依山造墓,能容下棺材即可,人殓时穿平常衣物,不必有随葬的器物。可以这么说,诸葛亮是用自己丞相的尊躯铸成一座凝重的丰碑,警醒将士们把好汉中这个大门。
在给后主刘禅的遗表中,诸葛亮说: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五十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臣在外任,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治别生,以长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