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建筑教堂地位高的历史原因

2020-09-19 旅游 146阅读
基督教艺术,经历了从早期的“巴西利卡式”到中期的“拜占庭艺术”、“黑暗时期”、“加洛林艺术复兴”、“罗马式”、“哥特式”,一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宗教改革与反宗教改革时期、殖民化时期、后殖民化时期。因此,各个时期的风格也不尽相同。
早期建筑风格
众所周知,早期基督教艺术受到古希腊文明的十分显著的影响。但是,在教堂建筑上由于教堂与古希腊神殿在功能上的区别,因此形成了完全不同于神殿的结构与风格,古希腊神殿重视的是外部装饰和宏伟风格,而基督教教堂最重视的却是内部装饰。同时,四世纪以前,基督教受到罗马帝国的压迫,而在地窟来进行传教和祈祷,这种原始时期的地下活动决定了教堂外部的含而不露,而所有的艺术装饰只能表现在内部。即使到了“米兰敕令”公开后,但是地窟时代的“巴西利卡式”建筑特色仍然被保留了下来。
所以,在早期教堂建筑中,内部空间的精心安排与装饰仍然是艺术家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唯一场所。对教堂内部着意修饰的主要用意就是要创造一个神圣空间,作为通往天国的“中介”,当信徒踏入教堂,就能在心灵上感受到上帝及天国的存在,从而与外面的现实世界分离开来。
拜占庭建筑风格
拜占庭”原是古希腊的一个城堡,公元395年,显赫一时的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2个国家,西罗马的首都仍在当时的罗马,而东罗马则将首都迁至拜占庭,其国家也就顺其迁移被称为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建筑的特点,
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
第二个特征是整体造型中心突出。那体量既高又大的圆穹顶,往往成为整座建筑的构图中心。
第三个特点是它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其典型作法是在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仿佛一个完整的穹顶在四边被发券切割而成,它的重量完全由四个券承担,从而使内部空间获得了极大的自由。
第四个特点是色彩灿烂夺目。 其代表有意大利腊文纳的圣维塔尔教堂,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加洛林建筑风格
加洛林时期的教堂建筑型制很多,技艺有了长足进步。最常见的是小型简陋的厅式教堂。始建于754年的圣但尼修道院被看作第1个国家教堂,是典型的加洛林式三甬道的巴西利卡建筑,甬道狭长,圆形后殿突出一个环状地下墓直对甬道,西面入口原有两座塔(改建时被毁);西面构筑和对向圣坛是加洛林教堂最有特色的创造。西面构筑是在教堂西门入口两侧分置两座结构复杂的楼塔,上有走廊连接,皇帝和侍从可由教堂内拾级而上。这种形式再加上大钟就是钟楼立面体系的发端。它综合了拜占庭集中式和叙利亚教堂双塔楼立面形制,代表了国家和教会保护者法兰克帝王的双重权威。亚琛的王宫教堂和兰斯大教堂就是这一形制的范例。查理曼执意仿照拉韦纳的圣维塔尔教堂来造王宫教堂,并将它当作自己的安葬处。对向圣坛即在巴西利卡式教堂的中殿两侧各设一圣坛,扩展成拉丁十字形平面(如圣加尔教堂,820),后来成为奥托时期大教堂的标准形制,一直持续到罗马式时期。
罗马式建筑风格
罗马式教堂萌发于加洛林王朝、成熟并流行于11-12世纪西欧、北欧及部分东欧地区,被称为中世纪“第一次国际性时代”的教堂建筑风格。实际上,罗马式建筑艺术反映了从古代地中海世界(罗马帝国)到西欧中世纪社会(加洛林王朝)的过渡,代表着中世纪早期西欧基督教世界的确立和巩固。其实,在罗马式的前期还存在着“前罗马式”时期,是从8世纪末到10世纪的酝酿时期。由于10世纪以来的克吕尼修会运动、赴西班牙圣地亚哥的圣雅各朝圣浪潮及十字军东征等特殊历史背景,使得各地“前罗马式”教堂建筑风格逐渐融为一体,形成一个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