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会跳舞的绳子”(添画)急需用,麻烦各位大神帮帮忙,谢谢

2021-11-03 教育 232阅读
活动目标:1.观察、交流彩带的色彩及飞舞时的姿态,感受挥舞彩带时的快乐及集体舞动彩带所产生的美感。2.尝试用直线、曲线等不规则的线条和自己喜欢的颜色来表现舞动的丝带。3.知道水粉笔的基本使用方法,愿意用水粉笔大胆创作。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

2.水粉笔、白纸、广告色、各色彩带。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选丝带。

①今天老师要变魔术了,猜猜看我能变出什么?

②请你们选择一根你喜欢的彩带,跟着音乐一起来跳舞吧!

2.幼儿玩彩带,交流彩带舞动时的样子。

①幼儿自由玩彩带,教师注意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和交流彩带飞舞时的样子。

②教师与幼儿一起探索彩带的玩法。

3.利用肢体动作使幼儿从不同方向感受不同的曲线,加深他们对曲线的认识。

4.学画曲线

①新“角色”的加入提升幼儿的兴趣,使活动自然而然的衔接到下一个环节——示范环节。

②老师用边画边说的游戏性语言帮助幼儿更好的掌握动作要领。

5.提出要求,幼儿绘画,教师巡视。

①在幼儿操作时,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树立幼儿的信心和发挥想象。

②在活动中,引导幼儿注意颜色的搭配。这时,教师进行个别指导,让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

③督促幼儿在画画时讲究卫生,保持地面干净。

5.展示幼儿作品,交流点评。

把幼儿的兴趣引向自我欣赏和获得成功的满足感上。

6.“欢乐舞”结束。

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跳舞,拉近老师和幼儿之间的关系,缓和刚才动手动脑操作的气氛,给幼儿紧张的大脑和身体一次放松的机会。

活动延伸

教师和幼儿一起玩各种绳子并交流玩的经验,如:“你是怎么玩的?”、“你看到什么了?”

活动反思:

本活动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讲解示范法和指导法,来适应教学内容传递的需要和幼儿的认知结构特点进行教学。通过操作与语言的紧密结合来突出重点,以变抽象为具体、变生疏为熟悉的办法来突破难点。用简洁的、游戏化的语言进行演示与讲解,使作画的每一个步骤和要求形象化、具体化,易为幼儿所理解与掌握。同时,从幼儿出发,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将技能的学习与掌握融在一定的情境中。如:蘸色的技巧,是按情节发展,边演示边以游戏口吻强化:“先把我的嘴巴抹一抹,我再来横着扭一扭”等。从而避免说教式的提要求和示范。

通过教师的演示,游戏化的强化,幼儿在自然轻松的氛围中边听边看,不知不觉领会了要领,在边说边操作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了绘画的技巧,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总的设计思路是:根据小班幼儿学习的特点和本活动目标要求,设计以“会跳舞的彩带”为中心主题,我积极的创设情景,引导幼儿在这样有趣的情景中融入对不同方向的曲线画法的练习。

活动流程是:以“彩带舞舞”为线索,组成了由“观察——体验——学习——表现”的四个主要环节,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