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俄罗斯军售敢坑印度,却不敢坑中国

2022-04-23 军事 227阅读

俄罗斯长久以来一直世界上主要的武器出口大国,仗着苏联留下的老底,俄罗斯的军火生意做的是顺风顺水,时间长了,俄罗斯就养成了一个坏毛病,爱坑人。

关于这一点,最有发言权的应该就是“有声有色”的南亚大国印度了。相比于印度,俄罗斯在对中国的军售过程中表现的一直很老实,没怎么坑过我们。

前不久,苏霍伊公司宣布,将尽早交付中国订购的苏35战机。此消息一出,菲菲就觉得有点奇怪:俄罗斯空军自己也在换装苏35,怎么会置本国于不顾,优先保障中国的军事订单呢?俄罗斯为啥不坑中国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就要明白,我们为什么要买俄罗斯的武器装备。咱们还是以苏35为例,中国要买苏35的消息一传出来,网上就传言说中国看上了苏35身上的三件法宝:雪豹-E无源相控阵雷达,117s矢量推力发动机,还有传说中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超远程空空导弹。

诚然这些东西有他们的先进之处,但是吹上天就有点那啥了。就菲菲自己来看,只有117s发动机对我们还有一点借鉴意义。客观地说,俄罗斯在航电系统,人机工程等方面一直做得不咋地,苏35战斗机上以雪豹E雷达为核心的航电系统虽然颇有特色,但比起我国在歼10B等战机上以有源相控阵雷达为核心的航电系统,并不占优势。

而所谓的超远程空空导弹更是要等到猴年马月才问世,俄罗斯现在主要的机载武器还是苏联时期的R氏三兄弟(R27、R77、R73),讲真,这些东西对中国实在没啥吸引力。我们自己有PL12、PL15干嘛要用这些老掉牙的武器呢?

菲菲认为,俄罗斯之所以这么着急交付中国订购的苏35,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有可能是中俄之间最后一笔大宗武器贸易了,以后指不定谁赚谁的钱。

中国空军购买苏35的初衷,是为了填补歼20服役之前的力量真空期,也弥补我国重型战斗机的产能不足。近年来我国周边国家都装备了形形色色的三代半战机,韩国装备了波音的F15k战斗机,印度在被俄罗斯的苏30MKI坑惨之后,又去抱法国的大腿,计划采购达索公司的阵风战斗机。

面对这种情况,中国空军压力山大啊,且不说手头大几百架二代机需要换装,21世纪初服役的歼10A,90年代购买的苏27还有自己研制的歼11。这些三代机已经不足以应对周边的威胁了,而现在中国自己的三代半战机唯一能够确定量产的只有歼10B。

歼20虽然已经小批量服役,但是产量的提高还需要一个过程,昂贵的价格也不可能让空军全部换装歼20。面对这种情况,足以应对周边三代半战机的苏35就成了我们的不二选择,还有一点,不同于俄罗斯把印度当做试验用的小白鼠,这次俄罗斯是被我们当做小白鼠了。苏35在俄罗斯空军已经服役数年,前期暴露出来的问题差不多都已解决。这个时候买最合适的时候。

其实现有的中俄军事合作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是我们千方百计引进俄罗斯的技术和装备。现在俄罗斯已经开始从我国采购一些关键系统和部件了。2016年,俄罗斯为了建造帕申院士级中型油料补给舰,从我国购买了5套用于远洋综合补给舰使用的海上综合补给系统。

2015年,俄罗斯为其最新的暴徒-M级轻型导弹护卫舰采购了中国生产的大功率舰用柴油机。据外媒报道,俄罗斯国内甚至在考虑,购买中国海军的054A导弹护卫舰。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不是偶然的,这其中,既有俄罗斯经济上捉襟见肘,很多项目由于资金的原因只能暂时搁置的原因,更重要的恐怕还是中国自身科研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中国人在一些尖端武器装备上已经拥有了很强的实力。对比歼20和T50的研发进度,我们不难发现这一点。中国军队对于俄制武器的依赖也大大降低,估计俄罗斯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等到歼20成熟,大规模量产、列装。俄制战机在中国恐怕再难以立足。

意识到这一点恐怕就不难理解俄罗斯为何要优先保障中国的苏35订单了。这很可能是苏霍伊公司从中国身上赚的最后一笔巨款了。现在的我们,既有资本又有技术,在未来的中俄军事技术交流合作中,就可以掌握更多的话语权,只有自己腰杆子硬了才不会被别人坑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