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之间的一种对比关系,是货币供求的一种理想状态,是在运动变化中达成的一个动态过程。它与商品、服务的总供求紧密联系在一起,货币供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民经济的均衡状态。货币均衡与信贷平衡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
2、货币失衡,无论是货币供给大于需求,还是货币需求大于供给,都可通过社会的市场利率表现出来,货币的供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利率,而利率的变动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货币的供求状况。除利率之外,货币失衡还会通过社会总供求的不平衡表现出来,其典型形式就是价格水平的波动。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实际上是货币供求失衡的两种表现形式。
3、通货膨胀是由于流通中货币过多,造成货币贬值、物价总水平采取不同形式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判断通货膨胀的发生与程度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物价指数进行。按照不同的标准,通货膨胀可以分为许多类型,不同类型的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也各不相同,由此形成了需求拉上、成本推动、供求混合、结构影响的通货膨胀理论。通货膨胀不仅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这种影响的大小,一方面取决于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另一方面还取决于人们对它的预期。由于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成因有着不同的看法,所以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也各不相同。
4、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虽然在定义上仍有争论,但对于物价的全面持续下降这一点却是共同的。判断通货紧缩的程度也同样要利用各种不同的物价指数。关于通货紧缩的起因、发展与加深,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是不同的,不同的经济学家也有不同的认识,由此形成了不同的通货紧缩理论。我国目前存在的通货紧缩,其形成、发展有着较为特殊的复杂原因,既有深远的国际经济背景,又受到我国内部因素的多重影响,治理的难度也较大,其措施不外乎实行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和深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