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存量资金的产生,主要就是财政支出的账面数和资金支付数不同步。先谈几个其他问题,财政主要有两大业务,一是收,一是支,收的方面不谈,在支出这一块,可以说财政支出的数量、增幅,体现了当地政府的工作,是政府工作在量上面的充分表现,不要以个人的习惯来感觉政府支出,对政府来说,在财力允许前提下,支出越多,说明干的事情越多,支出增长越快,说明政府效率越高。
第二要说明的,是政府财务的核算体制,目前是收付实现制,也就是资金支出多少,账面反映科目支出多少,和企业不同,政府没有权责发生制,没有计提预付这个概念。
第三就是大部分的项目,对单位来说就是钱,是单位开展业务的必须资金,是专款专用的,其他项目不能随便挤占这个项目的资金。
现在回答问题,年度预算安排了一批项目,根据进度拨付资金,很可能年底时候很多项目一半都没干完,甚至没开工,这样支出进度就很慢,领导会很捉急,于是地方一般用两个办法解决,一是把预算安排的项目的钱支出到财政专户去,就是所谓已拨作支,一是采取列支转暂存,这个其实是权责发生制的一个手段,财政部也下文同意的,就是在账面上列支出,贷方做暂存款,钱存在金库没有支出去,但账面上当做当年的财政支出反映了,下一年度使用的时候不做当年支出,只冲减暂存款。
于是可以看到,财政存量资金就发生了,财政存量资金发生的同时,支出也形成过了,这些钱或许在金库,或许在专户,又是专款专用,其实资金效率是比较低的,不像企业,可以四处挪用,拆东墙补西墙。
对存量资金的使用,有几个难点,一是预算安排的问题,单位要做事情,要搞政绩,好容易搞了一个项目,财政也同意了,安排进了预算,执行了慢点,你要盘活资金,把预算收回,这单位就犯难了,这项目还要搞,钱却没了,下一年要重新安排,他们肯定会百般阻挠,对财政来说,小项目也就算了,大项目收回了,财政支出也跟着没了,支出增幅上不去,比例下降,领导很不爽;二是资金使用的问题,假如对存量资金进行挪用,发挥杠杆作用,哪里缺钱哪里上,那很容易把钱引入融资平台,用于支持基础建设等资金缺口大,融资困难的方面,但既有项目也在继续,可能导致地方盲目扩大基础建设,发生资金链断开的危险。
盘活存量资金,很可能还是从预算管理的角度入手,着重安排民生、科教文卫等老百姓密切关心的项目,对没执行完的收回重新安排,挪用资金拆借对地方来说,在保障资金支付需要的前提下,调剂资金使用也是现实可行的,不过这样要加大对资金支付计划的科学预测和安排,这样确实可以降低债务需求,降低融资成本,另外一方面,地方可以通过定期存款之类的行为加大资金的保值增值,不能老放在专户吃活期利息,但必须保证资金安全,拿老百姓的血汗钱去买理财争取资金收益,风险极大,国家也是明确禁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