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教师培养与培训体系出现了哪些发展趋势

2020-09-14 综合 47阅读
增强中学生体育提高中学生体质的对策和建议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探索适应中小学生特点的体育教学与活动形式,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努力改善学生的身体形态和机能,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运动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为此我们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转变传统观念,使“健康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
学校要切实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加强素质教育,
努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体育锻炼。
学校与各相关部门应该共同做好学生、家长的宣传教育工作,利用家长学校、徐汇有线台、《徐汇报》等媒介,让“健康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让体育活动真正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2、加强组织管理,确保各项机制有效推进,各项措施有效落实。
充分发挥我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体教结合,形成统筹协调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体制,推进、监督、保障各项措施有效落实。
要不断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保证中小学校的公用经费按一定的比例用于学校的体育工作,做到专项专用。要加强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的建设,充分利用学校富余的教室改建成室内体育活动室,确保每所学校都有学生室内活动的场所,满足学生活动的需求。
认真落实国家对体育课程的规定,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保证这一小时活动的量和质。学校可以按照“月月有主题、班班有团队,人人有运动”的要求,定期组织体育竞赛,这样不但活跃校园气氛,而且能够提高同学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
政府应设立督查机制,作为学校考核的重要依据。若查实学校有削减、挤占体育课和活动课时间情况的,应对该校领导进行相应的行政处罚,并形成长效机制。
3. 整合资源,进一步开展好中学生校外体育活动。
政府要认真落实《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统筹协调、因地制宜,加强公共体育设施特别是体育场地建设。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要与学校体育设施建设统筹考虑、综合利用。公共体育场馆和运动设施应免费或优惠向周边学校和学生开放,学校体育场馆在课余和节假日应向学生开放。
4、各方行动,积极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的要求。
除常规的全区综合性学生体育运动会和各学校每年组织召开的春季或秋季运动会外,还可以将全区中学按区域划分成几个片,利用周末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将竞技性体育竞赛和普及性体育活动有机结合;持续推进各学校结合传统优势项目组织以学校名字命名的各类杯赛,充分调动学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学生课外活动全覆盖;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学习1~2项学校课程设置以外的体育技能,年中或年末由学校、社区搭建展示的平台,形成体育锻炼的热潮,也增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成就感。
4、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推进校本课程,切实提高体育课教学效益。
学校要鼓励教师结合本校学生的年龄、性别和体质状况,积极探索适应本校学生特点的体育教学与活动形式,编写校本教材,突出以人为本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从单一的基础型课程向既有基础型又有拓展型和探究型课程的方向发展,创出学校特色,打出学校品牌。
徐汇区可以发挥校本研修实验区的优势,加强区体育中心组及各块组建设,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实践、反思等教研活动,强化专业引领,帮助学校和教师解决实际问题,不
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5、进一步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确保体育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教育局要继续提升体育教师的师德水平、业务能力和学历层次,采取多种措施培养体育名师,为优秀体育教师脱颖而出创造条件;鼓励班主任和非体育学科的教师带头参加体育锻炼,并参与指导学生开展各项体育活动。要科学合理地制定学校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工作服装及津贴发放标准,逐步提高体育教师的户外津贴。
鼓励和引进优秀运动员或专业教练员经过教育专业培训,发挥体育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优势,到学校从事学校运动队的带教或课外活动的指导工作,提升学校体育教学的技能要求和种类要求。
6、建立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安全预防机制。
学校要对体育教师进行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对学生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加强体育场馆、设施的维护管理,确保安全运行。
完善学校体育和校外体育活动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完善安全措施。
建立和完善学生意外伤害保险制度,推行由政府购买意外伤害校方责任险的办法,保护学校推进体育工作的积极性。

1、积极参加和承办市级大联赛活动
我们依托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积极承办市级大联赛的网球比赛、篮球比赛和桥牌比赛,在精心策划和多方配合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我们按照竞赛规程的要求,在普及与提高并重的原则下选拔学校代表队参加市级学生体育大联赛的复赛、决赛阶段活动。以2007年为例:我们共有19所学校26支队伍参加市大联赛的各项比赛,取得13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的优异成绩,基本上达到了“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校校有体育特色”这一目标。
2、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我们坚持体育运动的广泛性,要求学校因地制宜,面向全体学生,认真组织各类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
在多年的探索中,徐汇学校正逐步形成鲜明的体育文化。如:南模中学的学生人人了解篮球,人人学打篮球,班班开展篮球活动,从篮球发展到篮球现状,从篮球时尚到篮球宝贝;在零陵中学,人人懂得击剑,人人会击剑,人人了解击剑,击剑已成为这所学校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汇师小学人人会做“京韵操”,在体育活动中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向阳小学从校长到教师和学生,人人都会踢小足球,成为校园中一道亮丽风景。
3、广泛开展区级体育大联赛活动
我们广泛地发动和组织校园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让广大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形成集体主义的团队合作观念,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和良好的生活方式,以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去完成学业任务,实现德智体的全面和谐发展。
徐汇区中小学生各类体育杯赛共计三十项,其中有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等各类球类活动,还有健美操、桥牌、定向越野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联赛活动。以07年为例,共有580校次,892支参赛队伍,累计参赛18136人次,参与了体育比赛,平均每所学校参加四个项目比赛。
4、大力开发区本体育课程
学生学游泳是徐汇体育普及的一大特色,更是生命教育的辐射和延续。为了让场馆与学校、场馆与学生、场馆与家长之间建立起一座互通的桥梁,使游泳工作更上一层楼,我们和游泳馆共同策划研究,在统一教学规范的基础上,强调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真正做到教泳育人。
在小学普及游泳的基础上,结合区情和学生特点,我们将进一步发展全区普及的体育特色项目:初中重点发展乒乓球项目,高中重点发展篮球项目;针对女生的身心特点,重点发展健美操项目。我们积极鼓励学校创建特色项目,进一步加强体育特色学校的建设,在各校已有的学生特色活动基础上,初步形成田径、篮球、游泳、乒乓等“跑跳踢打”健身竞技等特色项目系列,满足不同学生的成长需求,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创新思维、实践能力。
5、着力夯实学校体育工作
我们要求学校体育工作要严格按照“三课、两操、两活动”的目标落实体育课教学计划,即各个年级每周安排3节体育课时,2节体育活动课时,每天安排广播体操或健身操(不少于1遍)、眼保健操(不少于2遍);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各级各类学校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1小时集体体育锻炼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开展普及性的体育活动,使每个学生至少掌握2项基本的体育技能。
针对学生年龄和身心需求的不同,我们要求体育课教学和体育活动要因材施教,对低年龄段学生要强调趣味性、集体性和安全性;对高年龄段学生要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和发展要求,增加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强调活动的多样性。要通过科学、有效地体育课教学和体育活动,促使广大中小学生理解青春期体育锻炼的作用,掌握基本的体育与健身知识、方法和技能,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自觉遵守体育健身行为准则,速度、耐力、灵敏和力量等体能指标有明显提高,促进身体生长发育,提高健康水平。
三、队伍建设
进一步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确保学校体育工作有序、有效开展,是提升广大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前提,而不断提升体育教师的师德水平、业务能力和学历层次,使教者教得其法,使学者学有所用,更是重要的关键。
我们通过构建多渠道、多形式和多层面的培训体系,准备用三年时间完成全区体育教师轮训活动,并成立三年教龄以下青年体育教师研训班;采取多种措施培养体育名师,为优秀体育教师脱颖而出创造条件;鼓励班主任和非体育学科的教师带头参加体育锻炼,并参与指导学生开展各项体育活动。

要把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真正落到实处,不走过场,并定期做评估工作,以评估促进改革,不断完善学校体育管理工作机制。学校应把体育工作列为重要的议事日程,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加强经常性的检查和督促,彻底改变以考分和名次作为衡量学生唯一标准的错误倾向,真正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要健全以套能激励学生积极参加锻炼的评价体系,不断改革和完善体育考试制度,在重视技能考核的同时还要加大学生身体素质方面考试的比重,尤其是对当前许多学校开展选项课和俱乐部教学模式,显得更为重要。

各级地方政府要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的力度,要保证体育经费应有的投入,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如体育彩票、海外侨资以及省内名牌公司捐赠等,多渠道筹借学校体育经费,不断完善学校体育馆和体育器材设施。

建立一套完善的检查与监督制度,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要确保体育课程教学时数和足够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必须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并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活动、运动训练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为广大中小学生强身健体创造良好的条件。

家庭和学校共同配合,注重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家庭教育要培养子女主动的能力,学校体育教育要注意学生心里、生理方面的特点,不断探索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使学生参与具有一定负荷的运动项目,改善学生的心肺功能,努力提高耐力项目的教学效果。要防止教学手段的单一和枯燥无味的现象,讲究联系趣味教学,吸引广大中小学生积极地参加耐力项目的锻炼,不断增强自身的耐力素质。
4.1 加大《纲要》的宣传力度。
《纲要》颁布实施以来,有74.5%的中学生不了解。因此,学校要进行宣传,体育教师应该利用每学期开学的第一堂课和雨天教室室内课组织学生学习,并利用黑板报、宣传窗每月出一期《纲要》的专刊,使“纲要”知识人人皆知。
4.2 中学生的体育健康意识较强,但运动能力及参与意识较差。
根据《纲要》的要求,学生体育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技能,使他们逐步形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无论为了获得健康体质还是为了获得健康心理,都要将体育锻炼作为“不是别人要我练,而是为了健康自觉练”的高度自觉行动,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把体育锻炼放在人生发展的重要位置上。
4.3 中学生锻炼时间减少引起体质下降及整体素质的下降的现象应引起我们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要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要求,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锻炼时间。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并形成传统,成立多种体育兴趣小组,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带动全体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鼓励学生增加体育投入。
4.4 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把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素质,发展个性,为国家培养新型人才放在首位,让素质教育在各校生根、开花、结果。
4.5 学校环境差阻碍了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因此各级学校领导要重视体育场馆的建设,教育行政部门应增加这方面的投入。学校也要在现有的条件下,以改造旧设施为重点,在高效益、少投入的原则指导下进行扩建和改建,以适应学生的需要。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