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理论知识
由于答辩处于面试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紧接着试讲,所以一般在答辩环节最常见的一类问题首先就是关于所对应的试讲内容的专业知识,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类:
1.所对应专业知识点细节追问
例如在《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这一节内容中,考生一般都能讲解出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DNA的鉴定所使用的试剂分别为斐林试剂、苏丹Ⅲ(苏丹Ⅳ)、双缩脲试剂、二苯胺,而至于具体操作时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以及双缩脲试剂的A液和B液应该临时混合还是有先后顺序则不甚清楚。
2.所对应专业知识点的延伸
例如讲解《有丝分裂》这一节内容时,由于考题中经常会将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结合考察,所以考官也可能提问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点,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DNA分子的数目变化分别是什么样的,两种分裂模式的本质差别是什么等等。答辩环节的命题主观性,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考官提出令你尴尬或者确实不会回答的问题,此时,切记考官最在意的并非答案,而是你面对问题的态度和反应。因此,面对这一类型的问题,要如实回答,不撒谎、不信口开河。
3.试讲过程中出现的知识性错误再辨
有时考生在试讲过程中出现了知识上的“硬伤”,考官在这时要通过追问,判断考生对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否扎实,在此时,考生要端正自己的态度,及时承认错误,谦虚接受意见,改正错误并进行反省。
二、职业类或教学类问题
此类问题的考察同样频率较高,例如“如果你上课时提出这个问题没有人回答怎么办”,“你觉得这一节内容需不需要做实验辅助说明,实验要怎么做”,或者“如果你是班主任,你如何营造好学乐学的班级学习氛围”等。
【典型例题】你认为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参考答案】一堂好课,应是“学习课”,而不是单纯的“教学课”。教师不应一味地教,学生也不能被动地“学”。师生都应是学习者,互相帮助,教学相长。
一堂好课,应该是“自主课”,而不是单纯的“执行课”。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个策划者,而不是单纯的执行者,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工程师,而不是一个“教育技术工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一堂好课,应该有“个性化”色彩,不应该是“标准件”。没有个性就没创造,没有个性就不能满足所以学生的需求,这样的课堂气氛就不会热烈,授课效果达不到,更谈不上创造。
一堂好课,应该是知识网络,而不是一个实点。不能单一地以教学目标的实现作为好课的标准,即不能单一注重知识点的传授。教学活动应该是一个网络,除知识技能的学习外,还应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培养,形成人的发展网络。
课堂教学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门艺术。作为一门技术,它有基本的评价标准,而作为一门艺术,贵在创新,不应该有唯一的评价标准。因为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所以,作为教师要不断地在教学中进行探索,使教学效果更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