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将所有制结构作为重要改革内容

2020-05-04 综合 164阅读
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成就和基本经验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是在客观环境的逼迫下走上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全新历史性课题道路的。通过执着的努力,我们成功地实现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中国改革在铸就自身辉煌的同时,也开辟了人类社会新的发展路径。
(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成就。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始于1978年,历经改革启动和局部试验阶段(1978-1984年)、改革全面探索阶段(1984-1992年)、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1992-2000年)、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2000年至今),至今已走过28年的历程。其主要成就有:
第一,所有制结构不断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建立。国有经济的结构和布局得到显著改善,国有资本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处于优势和控制地位。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户数减少40%,但营业总收入、净资产总额和利润总额都在稳步增加。公有制实现形式发生了较大变化,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相互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不断发展,逐渐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与此同时,重点发展了个体、私营和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数量和规模迅速扩大。目前,1/3的GDP和4/5的新增就业岗位都是由非公有制经济提供的。
第二,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要突破,国有经济竞争力不断提高。目前,50%以上的国有重点企业实行了规范的公司制改革,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制衡机制逐渐形成,绝大部分国有中小企业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改制。电力、电信、民航等行业独家垄断局面基本打破,市场竞争格局初步形成。竞争性领域国有经济比重显著下降,一批历史遗留的困难企业通过政策性破产退出市场,通过资产重组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框架已经确立。
第三,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多层次、多门类、多形式的商品市场格局已经形成,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现代流通方式发展迅速。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股票、债券等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断发展,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的体制已经建立,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市场迅速发展,知识产权交易规模迅速扩大。商品价格基本上由市场决定。目前,在社会商品零售、农副产品收购和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中,市场调节价所占比重已分别达到95.6%、96.5%和87.4%。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明显地发挥基础性作用。
第四,政府职能转变取得积极进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逐步形成。政府职能逐步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转变。以间接手段为主的经济调控体系趋向成熟,国家计划、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机制初步形成;建立了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的市场监管体系,政府依法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用法律手段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政府通过制定社会政策和法规,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政府通过直接举办、特许经营等方式,向人民群众提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产品和服务,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
第五,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加强,以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到2005年末,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分别为1.74亿人、1.07亿人、1.37亿人,年末全国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362万人,全年共有2233万城镇居民领取了最低生活保障金。
第六,经济社会法制化程度明显提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建立。中国在实施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措施的同时,加强市场主体、产权制度、市场交易制度、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市场调控、经济调节和监管方面的立法,把一些比较成熟的制度用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了由200多部法律、300多个行政法规和数以千计的地方法规、行政规章组成的较为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
第七,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对外贸易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内外资企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进出口经营格局;建立了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出口退税的机制;大幅度减少外商投资的地域和行业限制,形成较为完善的外商投资和境外投资项目管理体制;内外贸一体化改革稳步推进,国有内外贸企业改制、改组、改造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取得积极进展;建立起了符合中国国情和国际通行做法,并与 WTO规则相适应的涉外政策法规体系。
(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
第一,不断创新改革理论,以科学的理论指导改革实践。改革实践证明,每一次重要改革实践行动,都以思想理论的不断发展和革新为先导。没有正确的改革理论,就不可能有成功的改革实践。
第二,紧扣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密切结合起来。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们始终用生产力发展的标准来检验改革的总体战略与具体方针的成败得失,并根据这种标准不断对改革措施与政策进行调整。
第三,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始终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改革过程中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推出,都是以人民群众创造的具体改革经验和做法为基础和依据的。改革始终把人民愿不愿意、满不满意、答不答应作为改革措施选择与调整的基准与标尺。
第四,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实行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的有机结合。既使改革保持了必要的力度、速度和连续性,又使改革逐步适应社会承受能力,避免了大的社会动荡的发生。
第五,试点先行,在不断推动改革突破的同时确保社会稳定。改革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具有探索性,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方、行业、企业进行相关改革试验,有利于防止改革出现大的曲折和失误。试点是把改革引起的负效应控制在最小的范围的有效办法。
第六,把握社会经济环境和条件的变化,灵活调整改革措施。推出改革时,特别重视改革的社会经济环境或条件。在环境较好时,抓紧出台一些重要的改革措施。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则对已出台的改革措施进行相应的调整与完善。
第七,积极扬弃,科学对待原体制基础,着力增进新体制的优势。在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十分注意吸取传统体制中一些有价值的做法,以增进新体制的优势。同时,还十分注重把市场经济的一般原则与优良的民族文化、习惯和精神有机结合起来。
第八,寓政府管理于市场调节,把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有机结合起来。采取有效措施,科学有效地处理好宏观调控与市场的关系,既充分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体现竞争原则,又努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总量的平衡和结构优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第九,科学吸收和利用世界资源条件和先进文明成果,把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有机结合起来。对外开放不仅促进了国内经济活动同世界市场及高效率的经济管理体制和运作规则的对接,也使建设中的新体制有效地摆脱了旧体制落后、封闭的特性而容纳了世界一些先进管理体制的优点。反过来,改革中逐渐采取的新政策、新制度又在深度和广度上大大地促进了对外开放的发展。
第十,边改革边规范,通过经济立法,推进改革措施的制度化建设。在改革探索中,注意把一些经过实践证明收效良好、比较成熟的改革措施,尽可能及时以规范的制度或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以防止良好的改革措施变形,为新的改革措施的推出、新体制的进一步发育提供坚实的基础。有些重要改革措施的推行,一开始就以法规的形式来颁布。
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
中国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改革的目标并没有最终实现。面向未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
(一)改革面临的新形势。
从总体上说,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这一阶段,改革面临着新的形势,呈现出新的特点,其艰巨性、复杂性、系统性和风险性都大大增强。
从改革内容看,目前面临的主要是一些涉及面宽、触及利益层次深、配套性强、风险较大的改革,改革到了真正啃“硬骨头”的时期。不仅如此,很多问题的解决,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本身的深化,已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改革连在一起,改革真正成为庞大的系统工程。
从改革动力看,一方面,在改革初期,人心思变和良好预期形成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改革热情十分高昂,社会的动力与政府的牵引力紧密结合,带动改革快速推进。然而,随着改革不断深化,由于改革的渐进性以及改革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某些失误和不规范行为等,人们对改革成果的分享存在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群众改革热情的充分发挥。另一方面,伴随着改革的深化,作为改革组织者、推动者的政府部门,自身也成了改革的主要对象。自己改自己,甚至是大幅度放弃自身拥有的权力和利益,毕竟不是容易之事,其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
从改革方式看,改革初期,由于时间和地域推进上的差别,改革探索的空间和政策应用的空间都比较大,政府可以通过给予优惠政策和赋予地区在整体或某些方面的探索权力来推进改革,政府的主导性很强。随着改革领域的广泛化和改革探索权的普遍化,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由政府给予优惠政策进行改革的空间非常有限,政府通过行政手段主导改革的能力也受到挑战。
从改革要求看,人们对改革效应的预期普遍提高,对改革成果分享的要求明显增强,改革的目的性日趋清晰和强烈。改革到了现阶段,已从以“破”为主转变到“破”“立”并重和寓“破”于“立”,其建设性要求明显增强;已从主要是利益调整转向利益调整和利益增进并重,从利益倾斜转向利益兼顾,要求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二)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
十一五规划纲要对今后五年经济体制改革作了全面阐述和总体部署。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下一步要积极推进如下一些方面的改革:
第一,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以及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的原则,合理界定政府职责范围,加强各级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同时,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继续完善政府管理方式。二是深化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调整政府机构设置,加强和完善从事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机构,减少或撤并那些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和社会事务的机构。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及地方各级政府间的权责,优化组织结构,减少行政层级。三是健全政府决策机制。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以及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推行政务公开,完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行综合执法,推行政府问责制。四是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逐步缩小政府对投资项目的核准范围。改进和完善决策规则和程序,建立政府投资项目决策责任追究制和完善投资调控体系。
第二,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一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继续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加快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着力完善股本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和激励约束机制,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加大国有独资企业和垄断行业的改革力度,放宽市场准入,推进投资主体和产权多样化。推进集体企业制度创新,发展各种形式集体经济。二是继续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认真落实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金融、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
第三,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一是完善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完善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理顺省级以下财政管理体制。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改革,建立财政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完善非税收入管理制度。二是完善税收制度。推进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改革,调整和完善资源税,研究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
第四,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一是深化金融企业改革。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综合改革,合理确定政策性银行职能定位,稳步发展多种所有制中小金融企业,积极稳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加快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改革步伐,深化保险资金运用管理体制改革。二是加快发展直接融资。积极发展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稳步发展期货市场,建立多层的资本次市场体系,发展创业投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三是健全金融调控体系。建立健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机制,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四是完善金融监管体制。建立金融风险识别、预警和控制体系,提高金融监管水平,建立健全银行、证券、保险监管机构间以及同宏观调控部门的协调机制。
第五,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一是健全全国统一开放市场。进一步打破行政性垄断和地区封锁,完善商品市场,大力发展资本、土地、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二是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三是规范市场秩序。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和市场竞争秩序,清理整顿乱收费,加强价格监管。以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健全失信惩戒制度。
第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一是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积极稳妥进行乡镇机构改革,加快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二是完善土地制度。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充分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三是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
第七,加大就业、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力度。一是深化就业体制改革。继续改善就业环境,促进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进一步打破各种形式的就业垄断,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公平就业的权利。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城乡就业,努力控制失业规模。二是扩大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逐步做实个人账户,逐步提高社会统筹层次,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健全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对困难人群的社会救助制度。三是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维护分配过程和机会公平。要抓紧建立规范的公务员工资制度,严格规范职务消费,完善国有企事业单位收入分配规则和监管机制,控制和调节垄断性行业收入水平。
第八,深化社会事业体制改革。一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应用开发类科研机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推动公益性科研机构建立健全现代科研院所制度,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体制架构。二是加大教育体制改革力度。以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责任明确、财政分级投入、经费稳定提高、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为重点,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完善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完善职业教育体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继续推进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改善管理方式。三是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企业化转制,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劳动人事、收入分配等制度建设,推进文化领域所有制结构调整,推进文化行政部门管理职能和管理方式转变。四是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分类改革医院体制,强化公益性医疗服务主体,推进公立医院产权制度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社会资金和各类医疗资源举办各种性质的医疗机构;深化药品流通体制改革,逐步实现医药分开,进一步控制药品价格;大力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
此外,还要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快政治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
(三)推进改革的新要求。
新的形势要求进一步创新和完善改革方式,积极稳妥推进改革。主要是:
第一,要注重效果,立足于“务实”推动改革进程。改革触及的领域与环节越艰难,就越要求把工作着眼点放在取得实效上。而要取得实效,就必须更加注重务实地推进改革。下一步推进改革,要更加注重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在提出了改革思路和方案的同时,要明确改革的责任主体、目标要求和完成时限,并加强跟踪督促和检查评估。二是在提出改革的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的同时,要提出具体、实在、具有可操作性的改革措施。三是在提出具体的改革措施的同时,要提出或建立确保改革措施落实的条件与制度。
第二,要有效疏导,立足于“协调”加大改革力度。改革越是向深层挺进,越要求有强有力的改革动力。基于当前的形势,增进改革动力,加速改革进程,主要应围绕利益关系进行体制协调和政策疏导。当前的着力点,一是抓紧解决好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特别是切实做好就业、社保、医疗、安全生产等工作,坚决克服在土地转让、房屋拆迁、企业改制等方面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分享到改革和发展带来的成果,特别是拥有分享成果的平等权利和公平机会。二是通过明确有力的制约规则和务实有效的协调机制推动各个方面,特别是相关职能部门站在社会发展的高度和公正的立场上,积极谋划与扎实推进各项改革。三是采取有效的措施,着眼于增量、着眼于结构来调整改善利益关系格局,化阻力为动力,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第三,要合理兼顾,立足于“多赢”实现改革突破。适当照顾现有利益基础,因势利导地推出一些关键性改革措施,不仅能够有效地达到深化改革的目的,而且能够较大程度地减少改革成本与风险,防止因改革做法过激带来社会震动。改革进入攻坚阶段,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公民身份等的日益多元化,利益关系更加复杂,调整利益关系所产生的反应更加强烈,改革需要充分考虑现有的利益基础,需要立足于“多赢”来调整权力和利益关系,从而实现改革实质性突破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