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原本就没有菩提树, 也并不是明亮的镜台。本来就是四大皆空,到哪里染上尘埃?
出处:六祖慧能《坛经》
据郭朋《坛经校释》考证,这一首是由《菩提偈》第一首演化而成,关键在第三句,由惠昕本带头,契嵩本、宗宝本因之,把“佛性常清净”改成“本来无一物”。表现出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扩展资料:
此诗是惠能针对神秀的《无相偈》所作的,旨在说明“明镜”的清净,也即“自性”的清净,这是佛教徒坚信能到达理想境界人人所共有的主观条件。
“本来无一物”指的是菩提体性,本自离一切相,无染、净等任何二边分别,觅尘垢了不可得,无可拂拭。
“何处惹尘埃”针对无相偈的“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译文:常常打扫,不要让它染上尘埃)所作,佛性清净,色即是空,所以尘埃也是空。尘埃,佛教认为各种尘埃都是污染人的性情的东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菩提偈